陈圣:行走在文笔的长河,静静品读文学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青青子衿:全国青年作家优秀作品选》《呦呦鹿鸣:全国青年作家获奖作品选》、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花荣老师的《讲给花生的蚕书》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新时代•新青年”主题‖第二届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征稿启事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陈圣:行走在文笔的长河,静静品读文学

个人简介:陈圣,笔名木彦,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籍贯: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九都双溪陈家,现居广东省东莞市,80年代出生,喜欢用笔墨记载生活,每处的风景都用心去铭记。

字而有灵,文字是有情感的,它可以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文字是温暖的,浇灌着我们的人生和岁月。铭记红尘世间的美好,留住品读文学的情怀,在岁月里守望。每天太阳升起的地方,我就在那,你在哪?我们一起倾听阳光与风的故事吧。行走在文笔的长河,让我想起屈原的《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那种意境很美,自打记事起,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好文学,后来漫长无期追求文学梦想。

世界文明,东方和西方之分,两大文明的交流,占据世界,唯独“儒家”以德、孝治天下。早期东方文明,中国的文化久远,典籍诸多,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文学著作,文学流派,文字的演变,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宋体,从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西汉刘安《淮南子》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长篇小说,民国时期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彷徨》,朱自清的散文集《背影》、《荷塘月色》、《匆匆》,钱钟书的《围城》,冰心的儿童作家,这些文章都频繁出现在小学至大学的语文课本里。去八股文后,文学体裁种类增多了,散文,小说,现代散文诗,等等,枯燥无味的文字,变得“字而有灵”,文学爱好者创作出来的作品,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甚至有些长篇小说被影视导演改编为有血有肉,有神有色的影视剧,生活里平添了一份乐趣,影视文学与传统文学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优化文学创作的生动说服力和感染力,洞悉读者和观众的情感世界,席卷当代文学之风雅。

(作者2020年于秋日有约——松山湖华为欧洲小镇)

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思潮,文学流派概括为:感性主义、理性主义、抽象派、印象派。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经中近50%的作品都是现实主义范畴,杜甫的诗、关汉卿的戏剧、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些著作,都是源于生活,精确细腻描写现实。追求现实的同时,文艺创作者,大胆热情奔放,追求心中的理想世界,在古代文学中,屈原、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等等,这些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彩。浪漫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乔治·桑、英国的雪莱和拜伦等,这些浪漫主义作家,文笔犀利,文风独树一帜,想象力丰富。除了这几大流派外,还有左拉的自然主义,拉辛的古典主义,斯特恩的感伤主义,马拉美的象征主义,等等。西方文学和中国文学,风格和载体上有着类似之处,为了追求文学上的共鸣,中西文化交织在一起,谱写生活华丽乐章。

太阳孕育我,因为我是太阳之子;风和阳光沐浴我的灵魂,我是宇宙中微小的粒子。肉眼凡胎,凭借灵感和笔墨,品读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感慨生活的不易,写下我心中的故事。

孩提时,祖父喜欢讲他曾经参军上战场的生平,硝烟战场,枪林弹雨,每个故事都是那么精彩。懂事后,祖父年事已高,但还依然喜欢讲他的故事,及他祖父的故事。陈家老汉的故事,广为传颂。那时的我,聆听祖父讲故事,是一种丰富的享受,更难得的收获。

那个年代,想要像样的图书,黑白电视机,好难寻到,每天只能靠收音机收听广播,偶尔村里放一场电影,成了生活一种奢望。

看到柜子底层,祖父拿出那厚厚的宣纸类的书籍,书有点发黄也很发旧,书角有些地方,被书虫咬了一些走了,但不影响阅读,书的版面都是坚的,句与句之间都没有用符号来断句,祖父是个读书人,教我如何来断句。讲解这些古文的含义,作者的创作动机,及时代背景。从那时,我对文学的喜爱,也开始在慢慢萌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唐朝著名诗人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让我在知识的汪洋找到了乐趣,书籍不仅是人类的精神粮食,还是灵魂的智慧结晶,造就情和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量的增加,精美的句子,虽优美,但把心融入其中,身临其境,用心看到的,有可能是作者在岁月中悲鸣,在人生中感慨。隐隐约约看到苏轼的洒脱豪放,李清照的婉约典雅。在皎洁月色下,一代诗仙李白月下独酌的愁绪。

14世纪至16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运动,因为古代西方文明,希腊,罗马时代高度繁荣,在中世纪,开始在衰败湮没,由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及先进思想作家文艺复兴,这就是历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古典学术上的再生。以莎士比亚,但丁,达·芬奇三位核心人物,推动文艺复兴在欧洲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时期,它是古希腊文化的继承。

漫步于岁月的云端,文学殿堂的文学著作琳琅满目,沉醉其中,你仿佛从千年走来,从古至今,领略文学之风骚,抒发此时此刻拜读著作种种感怀。感悟一切源于生活,文学创作离不开生活的原汁原味。

踏入文学的巅峰,看到晚年的李清照,沉郁凄婉,自己孤单凄凉,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声声慢·寻寻觅觅》,对亡夫赵明诚深深的怀念。心头上愁绪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一个愁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可谓才女具有深厚的文学造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五年前和五年后的作者近照对比,岁月不饶人啊)

中国是四大文明的历史古国,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后代,中华文化一直在发展,继承和不断的文化改革,一脉相传下去。第一次文化变革,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思想演变为不同的思想流派,百家争鸣,一场诸子百家的思想由此诞生。第二次文化变革,汉武帝強调以儒学为主的文化改革,不断地向心化,理性化,儒家文化发展到今天。儒家思想主张和平与发展,儒雅、谦卑,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一直留在我们华夏儿女的血液里,代代相传。

(一起相聚多年的老同学,2020年09月相聚于深圳)

喜欢看古诗词的我,依然改不了我那种舞文弄墨的习惯,一年有四季,我比较钟意诗情画意的秋天,初秋带点朦胧,盛秋带点墨染,尤其浓秋,惆怅秋意,望着深邃的蓝天,陷入遐思,美不胜收。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意很美,意境更美。

我喜欢行走在秋日的黄昏,折一枝柳,写上我的思绪,捎给远方。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把心化作思想的船桨,慢慢驶向文和笔之间。往事潺潺,字在键盘慢慢敲出,串成一篇篇生活百味的读书心得。

久而久之,静静品读人生,蘸墨勾画文学之梦。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编辑部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谢艳平(昵称:乡芗)楚浪人爱悟者(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木彦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评论:

1 条评论,访客:1 条,站长:0 条

0%好评

  • 好评:(0%)
  • 中评:(0%)
  • 差评:(0%)
  1. 爱悟者
    爱悟者发布于: 

    宗亲饱读诗书,见多识广,期待文笔的长河里,你是最灿烂的浪花一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