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晚会落幕后的思考_尾篇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石国才老师的《拯救麻雀的姑娘》、郭传超老师的《长夜春时》、邵建华老师的《春天的码头》、王桦老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重磅消息:丛书号出版,价格非常优惠,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高校毕业生晚会落幕后思索
文/邓晓雍

笔者于宜宾大学城某学院的毕业生晚会的亲身经历,前前后后已经发表了不少评述观察文章,如今还是感觉到心中有叙不完的话题,写不完的感受。

  当然,笔耕到此,也应该作一个收尾式的观察与评述,以此将此平生首次应邀本地高校之旅的回忆写作告一段落。
在本土大学城的毕业生晚会等相关的校园文化中,是否存在有人文性与艺术性的话题,相对于理工科为主的大学校园里,审美和美育教育是否真正存在?这是我亲历这场宜宾大学城毕业生晚会节目指导,参与排练和晚会独唱时所思考的问题,也是近七八个章节围绕此话题的该文书写想用较为独有的透析笔法呈现给属于我的读者的问题。
在笔者看到的宜宾大学城校园里,那匆匆忙忙的赶学迎考的学生,与普通高中学校的学生倒底有什么不同?笔者认为从培养其审美能力,真正具备审美的角度而言,大学的学生与中学生没有太大的不同!他们与中学生的不同就是年龄上的区别,知识运用能力在思考上的差异,要论对美的认知,如果说这些大学生都只是对艺术"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是否出言过重?
那还是把话题转向于这台高校毕业生晚会吧。
从晚会节目的选择上报到节目彩排把关过审;从节目连排时灯光合成到主持人串词与音乐配合细节等方面,如果总是从审美的角度来度量其成败,是否太过苛刻呢?
笔者以为,所谓对毕业生晚会之上报的节目也好,最终定夺的节目也罢,实质上都说明其工作事务性大于晚会的艺术性,也就是上报节目只是工作事务使然,至于节目之艺术与非艺术,本就不是非艺术类大学生们,所要去考虑的问题。
笔者可以用亲身耳闻这所大学某学院的负责老师所说的原话来作为佐证。

  在毕业生晚会正式联排的过程中,他端坐在离主舞台很远的角落里,原本是负责把关节目的言语尺度,管控节目的意识形态。但他却以闲谈方式告诉身边的学生与笔者以下之言。

  他说:"我认为我们院系的节目,水平和质量差一些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学院真无所谓,毕竟我们院系不是专业的艺术表演系,只要大家好好地看看我们院系的这些节目的筹备与灯光舞美的配合之筹备繁复过程,看到大家都能顺利完成这场演出,就说明很了不起了。”

  听听,这就是乍听起来,显得头头是道,似乎有道有理的对毕业生晚会学生表演节目的说辞。如果不把此言与关于审美的话题相联系,读者一定不会觉察言中有谬,语中有误。

   如果一旦深究此言之实质,就会发现是对于毕业生晚会节目欠缺审美之眼的意念作祟,就是只图完成晚会演出的工作任务,不讲求晚会主题真正需要的舞台效果,表现出严重忽略的现实反映。
笔者认为,纵观这台高校毕业生晚会,结合上述观察,不但可以冒以偏概全之险,而且可以借题发挥都不会有失公允之错,是什么呢?

   那便是所有的校园,也许都是在这样的自我对校内活动的理解与主观判断中,完成那一场又一场,一年又一年以讲晚会安全胜于追求演出效果,以只求完成工作任务,不讲审美效果与美育的潜在教育,即校园内文艺活动之以上存在的共性特征和相同问题。
也许读者会感到,如此说来,是否所有的宜宾本地校园必须要将每次校内文体活动当作艺术系、音乐系、文学系和播音系的专业课程来对待吗?    笔者其实根本没有此意,只是认为校园里这些包括毕业生晚会在内的文体活动,在年复一年的重复性举办过程中,普遍存在举办时一派兴师动众的样子,举办中一派艺术文艺的兴盛之貌,举办之后却根本没有任何回顾与总结,大家都沉浸在自己言过其实的新闻报道之中,将节目的真正内容与表演中产生的经验教训闭口不谈,视而不见,因为事已过就不再有重提的意识与习惯,什么懂审美或不知审美,皆不重要了,举办已成功,功德皆圆满掩盖所有文化。
这场于大学城某高校举办的毕业生晚会,如今已过去一年多时光。笔者渐渐才知道,人文性的文艺晚会,真正有价值的校园文化所体现的文艺晚会还是乏善可陈,少之又少。再细心想想,岂止是一所学校存在这样的现象呢?

  本该洋洋洒洒之千言万语,笔者还是明智止住停笔吧!大部分本地的大学校园都是理工科为主的办学方向,有什么文艺,都是来之不易的模仿,没有人文的艺术诉求也并不影响什么,苛求什么呢?
美育与非美育的存在问题与现实状况,其实不是笔者所能解决的,只不过笔者是将这个问题放于此篇文章中,成为这场高校毕业生晚会系列观察与评论,滔滔不绝之书写,当作一个不得不停的收尾而已,以后也没必要再去杞人忧天了。

2023 11 19于宜宾深思斋文化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邓晓雍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