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枷锁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石国才老师的《拯救麻雀的姑娘》、郭传超老师的《长夜春时》、邵建华老师的《春天的码头》、王桦老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重磅消息:丛书号出版,价格非常优惠,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我们生而追求自由,身体上亦是精神上,却常在某一二刻恍然若失,忽的发现:理想的天空无边无际,而自己却置身于现实与生活的囹圄里,苟延残喘的活着。追求自由必须打破枷锁!
外界强加的枷锁,必将奋力挣脱
正如肖申克的救赎中提到的一句话:“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试想,在笼中被豢养的鸟儿,麻痹了翅膀,面对牢笼外辽阔的苍茫天空不屑一顾,忘记了自己生而就该翱翔于苍穹之上,是多么可悲呵。
我们可能会经历家境的局限,父母的束缚,约定俗成的体系,受自我局限而无法改变的情况,我们唯有隐忍但非妥协。
需要知道,实现自我的自由并非一步登天,而需步步潜心,卧薪尝胆。
我们并非赤手空拳的孤军奋战,我们以信仰为剑,欲念为盾,在归来之时,必将万马千军。
欲望的自由,是囚困自身自由的枷锁
一个人的自由不等于能够泛滥欲望,当自我成为欲望的奴隶,
毫无限度的纵欲便是限制自我的枷锁。傅雷有言:“世界上就绝没有放纵无度而不自食其果者”。
当一个人无度的放纵自己,没有节制的挥霍,这便是败的开始,也是亲自带上镣铐的举动。
实现欲望本是最能体现出实现了自由的缩影,但对于欲望本身而言是佛亦是魔,过犹不及。
真正的自由需要理性加持,反躬自省,经过内心的慎思与公允后才做出的决判与行动。
我们在隐形的枷锁中享乐,而遗忘自由
当今社会中,大多数人心中之所以觉得幸福,是因为自己在他人看来是幸福的人。
同样,大多数人觉得生命自由,是因为自由被社会所标准化与定义了。
我们追求着社会所定义的“实现财富自由”,“旅行自由”,却渐渐丧失了自己对自由的定义,随波逐流。怎不会发觉在追求这些自由的过程中处处充斥着自我内耗与焦虑。
与其总是陷在周遭的泥潭中,被四周的瘴气与戾气围困,何不跻身于高处抑或退至于自身,傲然于世界的普世价值之上,追从内心的音韵。
山峰的高处,无论是无垠的荒野还是群山峥嵘的秀丽景观,都让人无法抗拒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站在申肖克监狱的屋顶,做一只内心向往自由,拥有光辉羽翼的鸟儿。
结语:
正如熊培云言:“这是我的人生,我必须让它自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有。”
遗忘生命就是否定自我的存在
舍弃自由就是否定自我的价值存在
愿诸位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理想中的自由!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尊欣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