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多打几枪怎么样也能打中(散文 魏泽利)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石国才老师的《拯救麻雀的姑娘》、郭传超老师的《长夜春时》、邵建华老师的《春天的码头》、王桦老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重磅消息:丛书号出版,价格非常优惠,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一个人永远赚不到,超过自己认知范围的财富。”

很喜欢日本古川武士《向上认知》封面上的这句话。也有些许惊喜,似乎一下子就发现了自己为什么穷的根源--自己没能想到更多的财富。

认知是什么?本源就是我们个人的底层思维逻辑,我们个人认为的正确的生命进行方式,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对世界的认知,是内心中一种理想的思考、行事规则。

生活中,对于同一件事,有人认为是对的,有人认为是错的,有人认为无所谓。那么究竟是对还是错呢?借用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的一句名言:不管你觉得自己行还是不行,你都是对的。这揭示了一个人认知的两面-消极认知和积极认知。两种认知,均是发自本心的想法,自然而然就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适合不适合了。

上个月,参加了一次类实弹的射击活动,摸着与真枪有些相似的气枪,团队中有的伙伴“胆怯”了,认为自己就不可能打中前方的靶子。这明显是一个消极的认知表现。但有个伙伴的一句话-“虽然枪法差,但是多打几枪怎么样也能打中”戳中了我的心底,多打几枪怎么样都能打中,这是多么一个积极的认知案例啊!

我想,有了这样的积极认知,70多粒子弹,必会有那么几颗砰砰击中靶子,甚至是靶心。作为一次人生关于枪弹的体验,也将是一件难得的回忆。

很多时候,我们对事情的进展缺乏足够的耐心,对于自己的成长缺乏足够的耐心,长大、升职、加薪变得那么的“迫不及待”。遇到挫折,会拔剑四顾心茫然;遇到期望的升职落空,会断肠人在天涯;遇到生活的苦难,会为伊消得人憔悴。回归认知的本源,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看不到全局,不能从结果的全局高度看现在的行动,所以不知道当前的自己身在何处,也不知道从此处到彼岸的距离,更不用提去思考这些茫然、断肠、憔悴的价值了。

生活给我们的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是束缚的时间、金钱和人际关系,实际上束缚的是我们的内在心灵。

我们的认知创造了我们坚信的世界,我们的情绪、思考和态度投射于“以我们自己为中心”的世界中,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世界的认知来创造一个不同的自己的世界。

如果我们能知晓事务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去思考确定自己当前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是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还是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去主动改变认知的视角,找到每一个行动带来的意义和好处,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人生可以因为这些转变而发生质的飞跃和提升。

我想,只要我们多打几枪怎么样也能打中生活的彩蛋!

 

作者简介:魏泽利(笔名“魏家读书人”),1990年出生,现居住在江苏省常州市,就职于中国中车,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共青团工作。一名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名热爱生活的90后小青年,有理工科男的缜密更喜欢文字的清新;2008年起,作为工作之余的爱好,笔耕不辍坚持写作,从故乡的土地到工作地的生活,已经积累文字60余万字;文字分为“慢慢走出大山”“行走在路上”“成长的心路”三个系列,期待将文字出版。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魏泽利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魏泽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