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永乐 美丽后营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石国才老师的《拯救麻雀的姑娘》、郭传超老师的《长夜春时》、邵建华老师的《春天的码头》、王桦老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重磅消息:丛书号出版,价格非常优惠,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和谐永乐
美丽后营
民风淳朴,乡风文明。
勤以持家,俭以养德。
辛勤耕作,收获快乐。
村中公园①,陶然以乐
民舍村貌,整齐划一。
家家户户,美丽庭院。
光荣之家②,五好家庭③。
美丽乡村,完美展现。
尊老爱幼,文明家庭。
孝老爱亲,家风永承。
父老乡亲,邻里守望。
村民代表,纽带桥梁。
村务信息,公开透明。
发展党员,思想端正。
年轻干部,精心培养。
坚定理想,信念如磐。
村规民约,约法三章。
美好生活,民心所向。
领导班子,倾心为民。
疫情防控,责任担当。
求真务实,敬业奉献。
坚守初心,牢记使命。
环境治理,党员冲锋。
垃圾分类,绿色健康。
院里种菜,院外种花。
街道景观,文明新风。
文明村镇,靓丽新村。
吹拉弹唱,歌声嘹亮。
党员干部,热情服务。
人民群众,无不称赞。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
服务人民,任劳任怨。
参战老兵④,后人敬仰。
文化学者⑤,前江后浪。
古代兵营,护城荣光。
中国梦想,凝聚力量。
建党百年,缅怀先烈。
参战支前,⑥永乐解放。
党史精神,⑦永放光芒。
三位烈士,⑧人民不忘。
革命精神,光荣传统。
支书村长,带动传承⑨。
忆苦思甜,不忘党恩。
民心教化,文化引领。
漕运通济,璀璨文明⑩。
运河文化,荣耀新城。
幸福生活,创造美满。
我辈自强,奋斗青春。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学史明理,汲取营养。
全心全意,服务人民。
前景光明,扬帆远航。
一心为民,两袖清风。
永远不忘,几届之功。
李福⑪百发,德高望重。
支前战斗,胜利解放。
解放永乐,乡长头功。
代表通州,瞻仰主席⑫。
心系群众,干部榜样。
时代发展,后营不忘。
服务人民,神圣使命。
时代发展,提升思想。
支部建设,党建引领。
服务村民,百姓赞扬。
书记学广,时代担当。
依制建村,树立新风。
长治久安,幸福安康。
和谐永乐,美丽后营。
注:
1.村中公园:指村中有几处公园,都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后修建的,环境美观,每天公园中都会聚集很多村民,非常热闹。
2.光荣之家:指村中有很多村民家门前悬挂的“光荣之家”光荣牌。
3.五好家庭:指村中有很多村民家门前悬挂的“五好家庭”光荣牌。
4.参战老兵:本村有多名参战老兵,虽然相继去世了,但他们的英雄事迹时刻教育着后人。
5.文化学者:后营村先后走出去很多优秀人才,他们在各行各业中担任要职,他们中有画家,还有书法家。
6.参战支前:指1945年4月5日,正值清明节,在战斗打响的前一天晚上,参战部队在后营村安营扎寨并进行战前动员,战士们个个激动万分。后营村的老百姓也积极报名,踊跃参加支前工作。村里组织了80余人的支前队伍,分为带路组、搬梯子组、担架组。战前工作准备就绪,凌晨三点,随着冲锋号的吹响,总攻开始了。战士们迅速登梯跨墙,冲进敌人的据点。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最终日军打出白旗,缴械投降,胜利的旗帜插在了永乐店地区。烈士们在牺牲的时候,还保持着与敌人作战时的姿势,可见当时战斗过程中是多么的激烈。
7.党史精神(革命精神):指后营村在194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攻打日伪军,解放永乐店的伟大事迹。
8.三位烈士:指1945年,在解放永乐店战争中牺牲的战士。这场战斗中,有不少干部战士牺牲,其中有四名安葬在后营村。据说,有一名烈士家属被认领移墓,现在只剩下三名烈士长眠后营村,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9.支书村长,带动传承:指历届和在职领导干部,积极带领党员、村民,弘扬革命光荣传统,传播伟大的党史精神,激励后人不忘历史,奋发图强。
10.漕运通济,璀璨文明:指通州区从古至今发展的灿烂历史,无尚荣光。作为现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将会成为领航新时代的文化新城。
11.李福:在抗日战争期间,是一名乡长,解放后是后营村首任村党支部书记、村长。在抗日战争年代,发动人民群众,支援前线,配合八路军攻打永乐店地区日伪军,为解放永乐店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主张修建烈士墓地,义务承担为后人讲解革命烈士光荣牺牲的伟大壮举,积极传承革命精神火种,深受广大群众爱戴。张百发:继李福同志之后,接力革命精神,传承李福意志,担任村干部,带头保护革命烈士墓,义务为后人讲解革命烈士的英雄故事。经过李福、张百发、李学广三名村干部的继承和发扬,每年清明节,组织村中党员、干部、村民、教师、学生等到后营村革命烈士墓扫墓,将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3、毛主席纪念堂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9月9日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李福同志是永乐地区唯一一位代表通县人民受邀参加瞻仰主席遗容的村干部,每次李家后人说起此事时,就难以言表心中的喜悦和骄傲。
永乐店的历史
永乐店这个吉祥如意的名字,具有6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明朝燕王朱棣曾驻军于此处,亦即历史上有名的“燕王扫北”,1403年他称帝(明成祖)后,定年号为“永乐”,并为此地御赐“永乐店”之名。明穆宗时,被尊为贵妃的李娘娘就出生在这里。明神宗(万历)继位,其生母李娘娘被尊称为“慈圣太后”。
现任市政协副主席的卢松华、曾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岳福洪等均为永乐店人,自新中国建国以来,画家,书法家,教育家,企业家,各行各业人才层出不穷,正可谓人杰地灵。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宽松的生活环境,必将使这座文明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
永乐店镇后营村革命烈士墓位于通州区永乐店镇后营村,埋葬着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卫永乐店地区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在后营村的一角,绿荫掩映着一座烈士墓,墓碑上镌刻着刘守文、常贵财、张福宽三位烈士的名字。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驻守在永乐店地区的日寇和伪军一共有200余名。77年前的春天,永乐店见证了一场生死之战,烈士们用鲜血换来了永乐店地区的解放。1945年4月5日,正值清明节,在战斗打响的前一天晚上,参战部队在后营村安营扎寨并进行战前动员,战士们个个激动万分。后营村在李福同志的组织下(李福:永乐地区乡长,),的老百姓也积极报名,踊跃参加支前工作。村里组织了80余人的支前队伍,分为带路组、搬梯子组、担架组。战前工作准备就绪,凌晨三点,随着冲锋号的吹响,总攻开始了。战士们迅速登梯跨墙,冲进敌人的据点。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最终日军打出白旗,缴械投降,胜利的旗帜插在了永乐店地区。烈士们在牺牲的时候,还保持着和敌人作战的姿势。
每年清明节,都有很多党员、干部、学生等到永乐店镇后营村革命烈士墓扫墓,将烈士的爱国主义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可心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