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专访‖刘金标:写作,可以放缓,但别放弃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石国才老师的《拯救麻雀的姑娘》、郭传超老师的《长夜春时》、邵建华老师的《春天的码头》、王桦老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重磅消息:丛书号出版,价格非常优惠,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刘金标:写作,可以放缓,但别放弃

个人简介:刘金标,笔名“虎啸”,1974年生,江苏响水人。曾被《短篇小说》杂志社聘为特约创作员、《扬子晚报》特约记者、《民风报》记者、编辑,当代文化艺术中心作家委员会会员,《作家报》专栏作家。现是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现代诗《音深处》在首届“相思杯”全国诗文大奖赛中荣获一等奖;中长篇小说《不朽的灵魂》荣获第四届路遥青年文学奖;散文诗《时髦的演变》在“祖国颂”大奖赛中荣获“祖国之光”奖;《平凡的世界》续写小说在第九届当代文学院北戴河夏令营征文选拔赛中荣获三等奖和在作家报“青天河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中荣获创新奖;“我和新浪的故事”征文比赛十万奖金得主。

1:请问你如何对写作产生兴趣的?

答:对于写作兴趣我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的,我要感谢三位老师。

首先,我要感谢时任大沟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梅文章老师。

1988年11月份,因父母夫妻感情不合,最终离异了。后我随父工作调动从老家黄河小学转到异地的康三小学上五年级,读到六年级时又随父亲工作调动转到大沟小学。

父母离婚后对我打击很大,有严重的自卑感,跟随父亲每转到一个学校认识的同学越多我心里越不是滋味。我不愿意跟任何同学交朋友,我怕同学知道我是破碎家庭中的孩子。由于是自闭式的独来独往,惹得没有多少同学愿意答理我。

我怪异的行为可能有同学告诉了六年级班主任梅文章老师,或许是梅老师已经观察了我好久,有一次他把我叫到办公室语气深长地说:“孩子,你的家庭背景复杂我了解了些,你心中有苦楚的。内心的话不要闷在心里,要大胆地表达出来,不确定对某个人说,你可以试着写日记,在日记里可以随心所欲地倾诉自己的心声......”

我听从了梅老师的话,坚持每天写日记,随着时间的过去,日记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又提高了我的作文写作水平。后来,每周四下午的作文课,梅老师都会把我写的作文当着范文读给同学们学习。

1989年在小升初入学考试前,梅老师对语文试卷作文估题,要求我们每个同学按照他估的命题作文每人写一篇作文。最后梅老师在所有同学的作文中精选出茆红梅同学和我写的作文,用学校印考试卷的油墨打印机打印出来每个同学发一张,严格要求要背诵上我俩写的作文内容......

从此,我对写作有了兴趣。

然后,我要感谢时任黄东中学团支部书记、初三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张耀丰老师。

1989年秋学期,我读初一时已转学回到老家黄河村就近黄东中学读书,结束了跟父亲漂泊异乡的生活。母亲舍不得我,不再嫁人回来抚养我。

母亲抚养我非常不易,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生活极其贫困。那时,我们家没有长水稻,也没有钱买米,母亲为了让我能在中学食堂里蒸上米饭,她忍辱外出讨要;为了能让我吃上肉,她去医院卖过血......

张耀丰老师了解了我家复杂的背景后对我格外关照,我每学期的学费都不能及时交给学校,张老师总是主动帮我担保。有一次,260元学费拖了三个月学校只能扣了张老师的工资。最终母亲把讨要来的钱还给他,当他从我手中接过一分、二分、五分硬币和一角、二角、五角纸币时,他一下子都明白了,为我难过得眼睛湿润了。后来,张老师常常在食堂里打来好的菜舍不得吃,把我叫到他的宿舍里让我吃。在那贫穷饥饿的年代,张老师雪中送炭的照顾让我一直感动不已。

张老师不仅富有同情心,而且他教学的语文经验丰富。讲课时神采飞扬,总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津津有味的讲解,是那么的引人入胜,我们所有同学都喜欢听他讲课。不要说现代文,就是很难懂的文言文在他的讲解下总是浅显易懂。

在张老师的教导下我的作文水平大有进步,为了鼓励我,他期期推荐我的作文在学校大型黑板报上发表。有一次,在全校表彰大会上奖励我一本盖有学校公章和共青团公章的笔记本和一支金星钢笔。打开笔记本精美软皮封面,内夹五张拾元人民币,扉页上有张老师仓劲有力的笔迹:“奖给刘金标同学,再接再厉,创作丰收!”。

从此,我对写作更有兴趣!

最后,我要感谢时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作家袁越(曾用名袁开业、何聪)先生。

1992年初中毕业后,因实在没有钱继续读高中,只得弃学从工。先后去过江苏镇江丹阳建安公司的工地上搬过砖头,去过北京门头沟区黑山北街粮油食品店卖过馒头、烙饼,去过江苏泰州为自行车三厂加工电镀配件私人小厂里打过工。

直到1994年,在朋友蒋建方的介绍下进了上海复旦大学二食堂里打工。时间不久,二食堂管理员周成听和我同宿舍的同事反应,说我晚上常不按时休息,开灯写文章严重影响他们的休息。于是周成找我谈话,当他了解到我仅初中文化,且不甘碌碌无为的生活,坚持自己心中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他认为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必须支持。于是他特地把我安排在单身宿舍,这样既不影响别的同事休息,也不影响我的文学创作。另外,还主动帮我介绍了他的表哥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作家袁越先生认识。

袁越先生看了我的几篇手稿后,感觉是个可塑之才,主动借给我《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朱自清散文》等相关书籍让我阅读,并且每期免费让我去教学楼听他的文学讲座。

1994年袁越先生的长篇小说《大学恋》在《解放日报》上连裁,那时他很忙,除了给中文系的学生讲座外,晚上还要创作。尽管如此,他还挤出时间给我这个免费的旁听生修改文章。其中有一篇散文诗《伤心泪》在他的精心修改下,最后在散文诗下方写了评论后,他直接传真给《散文诗世界》上刊发了。后来,《诗探索》《淮风》有数家诗刊社转发。

从此,我对写作更加有浓浓的兴趣。

刚才所提到的三位老师,他们都是给我一种正确的引导和精神上的鼓励。梅文章老师把我的作文油印让同学背诵上备考,张耀丰老师把我的作文期期推荐发表在黑板报上,袁越教授把我的散文诗推荐发表在省级期刊《散文诗世界》上,后又有省级和国家级诗刊转载。三位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淡化苦难,使我没有自暴自弃,没有生活在破碎的家庭中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只因为有了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激发我对文学创作有了浓厚的兴趣,培养了我良好的文学创作情感态度,在此感谢三位恩师和帮助我圆文学梦的人。

2:处女作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作的?

答:说起处女作《我的母亲》我很痛心,母亲对我爱心和付出我是一辈子还不完的。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爱这话一点不假!当看到母亲乞讨时被一户大狼狗咬伤大腿滴血的伤口时,当看到母亲因乞讨走路多脚板磨破皮时,当看到母亲抽血卖钱手臂肘窝上被抽血后留下一个一个黑青时,我一次一次流泪。为了多给我生活在这个破碎家的温馨,为了多给我增加营养,曾为了不让我在同学面前吃蒸的黄玉米盒饭有失面子,她忍辱负重,多次累倒在乞讨的路上......

1992年初中刚毕业的夏天,我写的《我的母亲》发表在《辽宁青年》“真情人间”栏目中,这是我第一次正真意义上发表的文章。随后收到《辽宁青年》杂志社聘用的律师顾问来信,信中大概内容问我是否要向我的父亲讨要以前没给的抚养费的免费法律援助。当时我考虑我已经走上社会可以打工养家了,所以回信谢绝了对方。

3:文学给自己和工作带来什么收获?

答:年青时,经过不断的努力创作,发表若干篇文学作品,鉴于此,1997年元月被上海市故事家协会主管、杨浦区故事家协会主办的《民风报》聘为特约记者,两年后又聘为编辑,直至2001年我主动不再签聘。

当初在复旦大学二食堂打工时认识一个英语系女大学生,后来她知道我被报社聘用后主动追求我,我考虑到文化教育差异很大,怕婚后没有共同语言,这样会容易走父母离婚之路给孩子带来痛苦,于是婉言谢绝了对方好意。

2018年,新浪20年之“我和新浪的故事”比赛获得奖金十万元。故事讲的是受人委托帮人寻找遗失的照片。之前上海教育电视台帮女郎栏目专门为我录制了40多分钟大型公益节目,在优酷视频搜索“寻找照片中的小女孩”可以看到该节目。文学是一方净土,谈到钱很俗,但确实给我带来一些经济实惠。

文学创作离不开多读书,这样给自己充电,我一直坚持读各学科的书籍,我的一双儿女在我的熏陶下都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2021年4月,江苏省盐城市妇女联合会授予我的家庭:盐城市第三届“百佳书香家庭”。

文学使我在缪斯的世界里寻找到心灵的慰藉,自信、阳光、快乐地从容充实生活每一天。

4:谈谈自己代表作的创作之路和影响力

答:2000年8月30日凌晨两时至31日凌晨两时,24小时的大雨被狂风卷起无数个水柱从天而降,肆虐的洪水有的地方齐脖子深,淹没了所有的庄稼,毁了我们响水美好的家园。

那一年因母亲生病我从报社请假回来看望。当初为了写一篇小说,塑造文中的主人公下岗后蹬三轮车载客困苦向上的故事,于是借了邻居的三轮车到县城夜里载客,体验生活,寻找创作素材。结果夜里遇上了特大洪涝灾害。针对突发情况,我把所看到的、遇到的写了一篇真实的故事《遭遇洪水》发表在名列全国晚报之首,当时日发行量达157万份的《扬子晚报》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社会各界人士对响水灾情更加关注,灾后时隔二十多日依然有不少企业、单位、个人纷纷捐款捐物给我县重建家园。

有一家省牛奶公司看到我的文章后,派工作人员上门慰问我,给两千元慰问金,临走提出要我在县城开牛奶直供店,优待条件是免费拿货卖后再付款,我不善经商,谢绝了。

另外,县委县政府对我特别关照,时任县委书记徐恒菊批示针对我家被洪水浸泡过的危房救济五千元扶持重建,比全县每户危房救济金多三千元。去拿重建危房扶持金时,乡、村领导对我说:因你《遭遇洪水》的文章产生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很大,县委县政府多给三千元这是对你的特别奖励。

顺便说一下《〈平凡的世界〉续写》

1993年,在朋友朱军贤的介绍下,我读了《平凡的世界》文中的孙少平是我最喜欢的人物,看到他在学校蒸的黑面馍最后去拿,我流泪了。使我想起我读初中时同学蒸的白米盒饭,我蒸的是黄玉米盒饭,为了怕同学打开盒盖,还在蒸饭前将饭盒用尼龙线扎紧,吃饭时一个人拿着饭盒躲在学校东面的梨树园里吃。

《平凡的世界》文中时代背景是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那时家家户户普遍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只有个别人家生活条件好。我家当初生活条件是很好的,父亲在供销社当经理、棉花站站长,有稳定经济收入。有人家买不到东西会找我父亲帮忙买,收棉花季节时会有人找我父亲把棉花卖个好价钱。得到帮助的人会主动帮我家干农活,或送些挖河工时县里送的慰问大米自家舍不得吃然后送给我家。还有得到帮助的一家长了一颗梨树,把成熟的梨都摘了送给我家,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让吃......自从父亲跟母亲离婚后生活条件一落千丈,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孤儿寡母的生活日子异常困苦。孙少平的贫困、饥饿和我一样,文中的他和我那可怜的自尊心别人看不见的伤害,只有自己内心痛苦的煎熬,并且发誓一定自立自强,用坚韧顽强的努力去奋斗,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我读了十几遍,每读一遍都流一次泪,且都有收获。突然有一天我想试着写该书的续集,这个大胆无知的想法让我恐惧,一个初中文化想写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续集,太可笑了!可我还是忍不住整理文中一百多个人物,计算他们的出生年头,构思他们的故事情节。准备从1985年写到1995年,这十年来双水村及几个主人公的命运发生巨大的变化,1998年夏天开始动笔了。那年我24岁,有“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作敢为的幼稚。

后来,因在报社采访工作较忙,同时为了增加收入改变贫困又兼职了另外的工作,实在没有过多精力和时间续写下去,共写了六章就停笔了。2011年8月15日,《〈平凡的世界〉续写》在第九届当代文学院北戴河夏令营征文选拔赛中荣获三等奖,后来2013年5月在作家报-青天河杯全国文学艺术大奖赛中荣获创新奖。

后来《中国作家网》和好多网络文学平台登载《〈平凡的世界〉续写》其中利星文化将六章续写分为13集录音在喜马拉雅音频分享平台上,有近23万人听过。另外,在今日头条上六章每单章累计达到31万人读过,接着又以《〈平凡的世界〉续写:6章合集》再次登出有2.1万人阅读。评论褒贬不一,其中有一位陕西读者今日头条网名@阳光下的辉哥特意为我的续写精心制作了题为《〈平凡的世界〉后续故事会有怎样的后续人生》视频。还有一位今日头条网名@抖友之家在文章下方留言说,他是陕西文化影视公司工作人员,希望和他合作......

5:访谈尾声,请你对现在的青年作家说些鼓励的话

答:我认为兴趣加天赋加勤奋至关重要,和学历没有太大关系。

高尔基、沈从文、莫言,以及残雪、海岩、郑渊洁等作家都是小学文化,但他们的作品超凡脱俗,精致而又具有内涵,充满了各自独特的风格与艺术的感染力,令人受益匪浅。

由于我年青时家境复杂异常贫困,饱受了人间疾苦和世态炎凉,现在母亲多病集身,所以我要自立更生努力赚钱为母亲治病。同时也为我的儿女不会受我那曾经的贫困之苦,对于酷爱文学的我只能放缓,但决不放弃。

最后引用我最崇拜的作家路遥先生的一句话:“尽管创造的过程无比艰辛而成功的结果无比荣耀,尽管一切艰辛都是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编辑部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