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解读中国的十个看点——读《非凡十年:海外和港澳专家看中国》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石国才老师的《拯救麻雀的姑娘》、郭传超老师的《长夜春时》、邵建华老师的《春天的码头》、王桦老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重磅消息:丛书号出版,价格非常优惠,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非凡十年——海外和港澳专家看中国》不久前在香港和内地同时首发上市。该书邀约18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专业领域、对中国有长期研究的国际知名学者和政要,包括“金砖之父”吉姆·奥尼尔,英国剑桥大学前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里耶·瓦谢尔等。他们以国际视角,从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畅谈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表达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与认识,以及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信心。
让大众读者首次如此全面的了解海外和港澳专家如何看中国,读完此书深深被书中解读观点所吸引,同时对中国当下的发展更加有信心。在这里分享《非凡十年——海外和港澳专家看中国》中解读中国的十大看点。
第一个看点:中国从内到外的壮大
中国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又举办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北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先后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在疫情期间如何成功地举办一届冬奥会。
2022年2月4日,北京,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他非常重视中国从内到外的发展、壮大,认为中国真正的壮大非常重要。香港大紫荆勋贤盛智文先生在《中国的成就源于共产党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文中讲到:近年来,我看到了我的内地员工身上发生的变化,看到了交谈过的内地民众身上发生的变化,看到了中国人民内心发生的变化,我也看到了世界如何看待中国所发生的变化。过去,东方仰视西方——认为西方的学校更好,把孩子送去西方上学,移民到西方,到西方旅行……而未来西方都将仰视东方。我对年轻人说:“到东方去,年轻人。现在不再是‘东方去到西方’了。”中国只会越来越强大。
中国希望自己国家的人民,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携手共进。
第二个看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已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消除极端贫困,并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长期目标。在国际上,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纵观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人民目前的生活水平比该国悠久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高。
不了解中国共产党,就无法了解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基于服务中国人民取得的非凡成就,基于严密管理的组织。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库恩分别从合法性、领导力、核心、选人用人,从严治党到反腐倡廉,深化改革来让更多的海外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尤其针对中国的反腐,列出十个动机,讲得非常精彩,又深入人心。
为什么腐败会成为这样一个问题?根本原因是什么?习近平说:“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是一条铁律。”
事实上,与这个国家的规模和复杂性相适应,几乎每一个重要的决定,中国领导人都有多种动机或理由。对于中国的反腐,我可以列出十个动机或理由(“十”没有什么神奇之处,可能还有更多)。
中国共产党根除腐败的决心—打虎拍蝇(“老虎”“苍蝇”一起打),以及杜绝浪费和削减“三公”支出等,已经改变了政府和国有企业中的党员干部的工作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
第三个看点:“一带一路”赢得全球支持
2008年,西方国家金融危机后,中国却异军突起,此后取得了非常成功的发展,并且对自身在世界上的角色形成了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中国经济发展日趋成熟,也越来越重视科技。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公司蓬勃发展。中国向世界宣告,不仅是一个在数量上快速增长的经济体,而且通过提升创新能力。而是更愿意在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是规则实施的接受者,更是规则制订的参与者。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两者相辅相成。
成功启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覆盖东南亚、中东、非洲、中亚、欧洲东南部、拉丁美洲等。为了有针对性地为这些基础建设提供财政援助,一间名称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银行由超过50个国家发起并合作成立。
尽管在“一带一路”这条路上,有不少质疑的声音,他们制造负面评论和指责,抹黑“一带一路”项目。到目前为止,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确切知道发生了什么,以及他们从中受益了多少,他们中没有一个退出“一带一路”合作。中国推动建立双赢、合作、全球和平的关系的尝试是可行的。
第四个看点:中国建立现代法律体系
中国法院的进步确实令人难以置信,甚至远超几年前的预期。据最高人民法院介绍,2014年起,除四种特殊情形外,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书均应在互联网公布。“截至2020年8月30日18时,中国裁判文书网文书总量突破1亿篇,访问总量近480亿次。”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公布全国各地的判决,增进了法官和法律专业人士对其他地方发生的情况的了解,这促进了法院间工作协调性的提升,从而使判决更加公平。这也意味着司法公信力得到了提高,从而增强了公众对法院的信任度。
现在在整个中国,法律改革支持国家发展;现代化进程取得积极成果,前景良好。一个成功的国家一定由有效的法律体系支撑。以法律为基础的治理原则,现已根植中国。中国人民受益于日渐成熟的法律和法律机构提供的保护。诉讼当事人的权利,无论本质上是民事、商事还是刑事,都得到了必要的保护。法律应始终被用作实现公正结果的手段,随着中国的发展,这将势在必行。
第五个看点:粤港澳大湾区
在“一国两制”的护荫下,香港可以获得双重优势。一方面,香港回归的中国是一个强大、繁荣的国家,将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另一方面,香港保持并强化自身作为金融中心的国际地位。
2018年7月10日,从太平山俯瞰中国香港城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香港已经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相较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这是一大优势。另一方面,香港地方太小,不能万事都凭一己之力,须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合作。
粤港澳大湾区是全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动力的地区之一,这促使突破性研究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应用和产品。我们在这里有机会实现突破性创新,将生物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生物学与大数据库资讯科技相结合,实现寻找诸如治疗严重疾病新药物之类的目标。
第六个看点:呼吁——放下西方的傲慢和成见
德国教授来汉瑞在《为什么我们需要更了解中国》中写道:“中国为什么重要,我们为什么需要更了解中国,我们可以从中国学到什么。”只有了解中国,我们才能了解未来的世界局势。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的人,都需要以公正开放的态度来面对这个幅员辽阔的自豪国度,了解中国跌宕起伏的历史、独一无二的文化和语言。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的人,都需要面对中国的政治体制和中国的宪法。
他讲道:首先,目前来讲,以公正开放的态度与中国交流仍然不太常见,许多人往往事先未经过周密分析就已经形成了判断。如此不科学的方法当然会带来肤浅、片面的评价,进而导致各种偏见和陈词滥调大行其道。
其次,针对德国国内有关中国的言论,我们德国人不应对其他人做事正确与否指手画脚。没有人喜欢被责备。中国在这一点上比较敏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从鸦片战争到“二战”期间,经历了一百年被外国强权侵略的屈辱。作为德国人,我们需要对本国历史以及对历史进程中的不正确行为进行自我批评。道德训诫往往产生不了好的劝说效果,对于国际关系来讲尤其如此,德国前总理施罗德(Gerhard Schröder) 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2013年,前总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也在他所著的《最后一次访问:与世界大国中国相遇》一书中敦促西方摒弃对中国的倨傲态度,对这一世界古老民族表示尊重。
当今的中国已经不是100多年前的中国,中国人靠着自己智慧和勤劳赢得全球人的尊重。
第七个看点:求真务实发展
中国与很多其他发展中国家不同,那些国家的经济起飞多伴随着反反复复的政治混乱和动荡,继而令经济发展脱轨。在中国,国家领导人注重经济发展,这是一切的基础。
赵穗生教授在《中国的成功在于求真务实发展经济》中讲道:
多年来,中国领导人都非常务实,全神贯注谋发展,加速现代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曾说,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十分务实。很多西方人对中国存在不少误解。我经常告诉我的美国同事,中国并非他们所想,并非仅有意识形态,中国领导人很务实,知道中国想要什么并为实现既定目标努力工作。持这种务实的态度发展经济、推进现代化、改善人民生活,我觉得是十分令人敬佩的。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也提到: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非常有远见,总是在构思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中国的未来又应该是什么样子;另一方面又非常务实。还记得这四个字吗?毛泽东很喜欢的,很多中国领导人包括邓小平、习近平等都喜欢的:实事求是。换句话说,就是不要建空中楼阁,要根据实际来解决问题。所以,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拥有两个非常强有力的指引,一个是长远思考,另一个是务实,始终联系实际,始终联系群众。
正是这种求真务实发展精神和战略,让中国取得世界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也更加自信,更加自豪。
第八个看点:坚定不移消除贫困
中国在坚定不移建设“小康社会”,消除绝对贫困和贫困。
党的工作重点是,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集中力量解决贫困群众基本民生需求,宁可少上几个大项目,也要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宁可牺牲一些当前利益、局部利益,也要服从和服务于减贫工作大局;宁可经济增速慢一些,也要确保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据官方权威数据显示,中国共产党的消除贫困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改革开放期间,超过7.7亿生活在中国现行贫困线以下的中国农村人口脱贫,按照世界银行的国际贫困标准,这一比例超过同期全球贫困率的70%。在严重的全球性贫困、部分国家贫富差距拉大的背景下,中国战胜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这本身就是一项杰出的成就。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中国最大的成就就是消除了绝对贫困》讲道:我来到中国已超过30年时间,一直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有很多成就,但没有哪项成就比全面消除绝对贫困更有影响力。
2021年5月15日,南宁市上林县西燕镇易地搬迁扶贫小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已走遍全中国,与我的长期合作伙伴朱亚当一起,到中国的100多个城市进行研究、采访、写书、发表文章、制作电视片和纪录片。尽管我以为我很了解中国,但直到我到贫困农村,尤其是偏远山村之后,我看到的越多,越意识到扶贫需要做的越多。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我理解的“精准扶贫”是指个性化的程序和方案,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包括标准化的贫困定义、贫困人口识别标准,以及量身定制的计划与方案,以使每个人摆脱贫困。
中国针对不同的贫困状况,采取多种措施:实行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实行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各行各业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省、市、县、乡、村五级地方党组织书记担负协调职责。
读到这里,被这位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深深感动着,他在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做一系列的研究,并制作成电视片和纪录片,让人肃然起敬。
第九个看点:中国方案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一个新想法、新概念,那就是:中国方案。中国提出这个“中国方案”的概念是非常认真的。中国并不是反西方的,中国不会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模式,但中国可以提供西方模式以外的选择。其他国家可以学习中国的经验来实现发展和独立。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不仅有益于中国的未来,也有益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认为,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中国很重要,而且对整个世界都很重要。
这是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首任院长郑永年,在讲《中国共产党的四个重要特点》提出来: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使命型政党;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开放型政党;第三,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注重参与的政党;第四,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强烈的自我改革、自我革命意愿的政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方案”,为世界谋求和平发展,充满了信服力,比如,中国扶贫战略、中国“一带一路”、中国航天发展、中国高铁、发电和输电、电子支付系统等等,都在践行中国方案。
2021年7月20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下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香港教授阎小骏在《为经济腾飞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中国方案》中,更加详尽讲到在中国故事中见证“中国方案”。中国方案中“弹性”和“刚性”充分反映出来中国文化根基中“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第十个看点:中国共产党不同于苏联共产党
记得2022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长佩洛西窜访台湾,那一个晚上让无数的中国人无眠。美国一些政客不断挑衅中国的底线,他们不断抹黑中国政府,抹黑中国地区。
其实无数的中国人都在想:为什么西方,尤其美国媒体不断抹黑中国呢。其实我们中国人就是想好好过日子,脚踏实地求发展,多为全球谋福利。我们从来没有想过“霸权”世界,从来也没有想过让其他国家模仿中国。
英国剑桥前高级研究员马克·雅克在《西方需要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非常详尽给予答案:
从1972年到2016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曾经有一段相对比较合作和友好的时期,对美国人来说,这是基于他们的基本假设: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的现代化,中国会变得西化,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西式国家;也许是在经济上,但肯定是在政治上。可是这事没有发生。特朗普之所以退出当时与中国签订的协议,是因为美国方面在这个问题上的严重误判,而这个误判则是源自西方的自大与傲慢。因为,实际发生的情况是中国确实成功实现了现代化,而且达到了对美国世界经济地位构成挑战的水平。而与此同时,中国并没有变成一个西式民主的国家。中国的政治制度保持了其起初的独特性,也保持了其历史上很长时期里的独特性。而焦点也正在这里。
在1972年至2016年的那段关系结束以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变得越来越消极,越来越有侵略性。事实上,现在在西方某些国家,他们都不再用“中国”这个词本身的含义来谈论中国。他们不谈论中国政府,只谈论中国共产党,他们采用这样一种简单方式来对待中国。
西方政客希望中国共产党像苏联共产党一样的下场。
苏联与中国有相当大的不同。中国共产党也与苏联共产党有相当大的不同。苏联共产党基本上来说从来没有真正拥有民众基础。他们的基础是在后来被称为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工人阶级中的很少一部分人;他们在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当中并没有得到广泛支持。
再来看中国的情况。从一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得到人民广泛的支持。这是一个关键性的区别。事实上,苏联的统治是少数人对大多数人的统治,中国共产党的治理是基于人民大众的治理。而且还要再加上一点,总的来说,苏联共产党是充满戒心的,并且越来越僵化。中国共产党则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一直特别善于与时俱进,善于自我改造,善于在需要的时候调整政策。
在1300多年前,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就提到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今的水就是中国14亿人民大众。中国共产党一直为人民在谋福利。
《非凡十年》这本图书非常精美,里面有波澜壮阔的彩图,见证了中国非凡十年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从各位专家和学者的角度更加全面了解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中国扶贫战略等。
作为一名中国人,在国际时局动荡之中,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希望、有创造力、有意志力,跟着中国共产党的脚步,走向新时代。
书评人:王茹,慈柔文化创始人,图书资深策划人,青年作家网副总编。
策划图书:《学点哲学》《新时达马克思主义学习手记》《茶经源》《女人向上》《女子向阳》等。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编辑部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