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议一议少昊到底是不是少皞?姓姬还是姓已?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石国才老师的《拯救麻雀的姑娘》、郭传超老师的《长夜春时》、邵建华老师的《春天的码头》、王桦老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重磅消息:丛书号出版,价格非常优惠,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近日在和他讨论文人初祖少昊的一些问题时,他人晒出所谓“少昊是已姓”的证据。我则不以为然,逐查阅收集了一些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即然扯到了“姬姓”和祝融八姓之一的“已姓”,自然涉及到姬,赢,已,羋等古姓了,这涉及面太大必须系统分析才行。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姬姓名人有五帝中的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周朝始祖后稷、勾吴始祖泰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黄帝以姬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黄帝有嫘祖、女节、丽娱、嫫母四位夫人。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娶西陵之子,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字:一曰玄嚣,是为青阳。二曰昌意,降居若水。
《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氏族社会时期,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上古八大姓是指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另一说则是姬、姜、姒、嬴、妘、妫、姚、妊。轩辕氏、青丘氏等上古部落皆为姬姓。姜姓,起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姜为姓,神农氏、共工氏、有邰氏、吕氏皆为姜姓。姒姓起源于大禹。相传鲧的妻子修己是有莘氏的女儿,因为吞吃了薏苡这种植物而怀孕,生下了禹。嬴姓,起源于少昊,因母亲在瀛水生育了他,便以嬴为姓。其后裔伯益,被舜赐姓为嬴。姚、妫同源,都是起源于舜。《通志·氏族略》记载:"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妘姓,起源于祝融氏。均为祝融氏之后的“已姓”却未排进上古八姓。
史记,楚世家,楚之先出帝颛顼高阳,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高阳生称……帝喾诛重黎,以其弟吴回……复居火正,为祝融。并讲,吴回生子陆终,陆终生子六人,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啱姓楚其后也。
注意,这楚国羋姓可是祝融氏后裔,“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他们自己称自己祖宗是“昌意”而不是“少昊或玄嚣”呀,反问之别人为什么要给他乱找祖宗呢?
重黎、吴回兄弟,先后为黄帝同盟的火正,即传说中的火神祝融。形成祝融八姓。由:重黎的后裔,程氏、司马氏。吴回之子,陆终,陆终六子,六子:昆吾、参胡、彭祖、会人、宴安、季连。
昆吾:己姓所出,分出董姓。
参胡:斯姓。
彭祖:彭姓,分出秃姓,
会人,妘姓所出,
宴安,曹姓,分出斟姓,
季连,芈姓。看,此时“已姓”才真正登场出现。
《史记,周本纪》,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看吧,姬姓周王室是帝喾的后代。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少典后裔的各世系情况。
殷商支系:
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姬己挚,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契(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汤(商朝开国君主)→太丁、外丙、仲壬
赢姓秦国世系:
盘古(姬古,配太元圣母)→有巢(姬巢,配缁衣氏)→燧人(姬燧,“三皇”之一,配华胥氏)→伏羲(姬羲,三皇之一,史称太昊,尊称羲皇,配女娲)→少典(姬典,配女登,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黄帝(姬元,字:轩辕,五帝之一)→少昊(又名玄嚣)→蟜极→ 业祖→业父(配颛顼帝孙女女修)→大业(配女华)→伯益(又名大费、配舜帝的女儿姚氏)→大廉(长子)→怀文→文仲→隐→中衍→轩祖(戎胥轩的祖父)→轩父(戎胥轩的父亲)→戎胥轩→中潏→蜚廉(一作飞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几(一作太己)→大骆→秦非子(嬴非,秦国首任君主)→秦侯(嬴侯)→秦公伯(嬴伯)→秦仲(嬴仲)→秦庄公(嬴其)
羋姓楚国世系:
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又名卷章)→吴回→陆终→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宴安)、季连(季姓、熊姓、芈姓、屈姓、景姓、昭姓始祖,楚国始祖)
《史记》姬姓周王室世系:
帝喾一后稷一不窋一鞠一公刘一庆节一皇仆一差弗一毁渝一公非一高围一亚国一公祖类一太王亶父一季历一文王昌一周武王发。
而帝喾上溯到黄帝世系是:黄帝一玄嚣(少昊)一嬌极一帝喾(高辛氏)。这样显然,殷商王室,姬姓周王室,赢姓秦国,即出自玄嚣(少昊)或帝喾(高辛氏)。
而重华,大禹夏王室,祝融八氏,即出于昌意和颛顼(高阳氏)。可以看到,少昊本人是姓“姬”而不姓“已”,其后人也是真正也与后来出现的“祝融八姓之一已姓无关。”有人如死硬咬定少昊是“已姓”之祖,反问之如此难道周文王及周王室也是“已姓”吗?
有人又说《秦始皇本纪》上是这么写的:“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因此其武断下结论称:少昊是“已姓”赢姓自出“已姓”?反问之:“少典”是黄帝的父亲,而少典的儿子们是黄帝及兄弟,而黄帝之孙帝颛顼高阳的裔孙女修之子大业,已是黄帝的五世孙了,还能嫁(或)娶少典的儿子黄帝的兄弟姐妹吗??五世孙嫁(或娶)自己的五世祖?这可能吗?笑死人了,如此伦理常识还用说吗!而且即使大业想嫁(或娶)自己的五世祖一辈的人,此时怕少典之子黄帝和其兄弟姐妹们都死了已上百年了尸骨都烂成土了还能吗?再者,各种文献已记载,帝颛顼(高阳氏)他是昌意之子而不是玄嚣(少昊)之子。故,少昊不是重华和禹,夏王室,芈姓楚王室的祖宗更不是祝融八姓之祖“昌意”才是。
再配合其它文献,证实少昊不是“青阳”更不是“已姓”,玄嚣生母才足女节(方雷氏),玄嚣才是“青阳”才是真正的“已姓”。
证据如下:
《汉书·古今人表》:“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絫祖(即嫘祖),黄帝妃,生昌意。肜鱼氏,黄帝妃,生夷鼓。嫫母,黄帝妃,生苍林。”
(唐)司马贞《史记正义》:“黄帝四妃,像后妃四星。皇甫谧云:‘元妃西陵氏女,曰嫘祖,生昌意。次妃方雷氏,曰女节,生青阳。次妃肜鱼氏,生夷鼓,一名苍林。次妃嫫母,班在三人之下。
《国语·卷十·晋语四》:公子欲辞,司空季子曰:“同姓为兄弟。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阳与夷鼓皆为己姓。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鱼氏之甥也。
进一步查“台邰氏”资料得知, 《左传》 台邰(一作骀)氏,汾阳沈氏,相传上古 金天氏 少皞 的后代 昧 ,生 允格 、 台骀 。 台骀 承袭祖业,为水官之长,疏通 汾 洮 二水,帝 颛顼 嘉其功,封之于,汾川,后世遂以为汾水之神。见《左传·昭公元年》。 汉 王充 《论衡·别通》作“臺台”。
原来所谓的金天氏,台邰(一作骀)氏之后,汾阳沈氏的祖宗叫“少皞”,那有人说这个“少皞”就是“少昊”,哪这个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少皞氏,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人物。《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看吧,这“少皞”的父亲叫“常鸿氏”,而不是黄帝。
当然有人又会说:“黄帝”就是“帝鸿氏”,那我们再查一下这“帝鸿氏”的资料吧。《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也就是说帝鸿的父亲是“帝俊”,不是“少典。”
帝俊虽为东方部族远古始祖,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大荒东经》)。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鸟(《大荒南经》)。
大家看到了吧,这个“帝俊”是…“姚姓”而不是“姬姓”。哪这个“少皞”也非“姬姓”`而是出自“姚姓”,更不是太昊“伏羲”和少典的后代,更不是黄帝后代了,而少昊(又称少皞)是金天氏“已姓”之说。不合理,应为少皞金天氏已姓不是黄帝之子少昊,二者不是同一个人。
有人又称,帝俊就是太昊伏義或少典,哪这会是真的吗?我们来认真疏理史书上对上叙三个人是怎么记载的吧。首先看史书上对帝俊父母及妻子的记载,帝俊的神系的成员主要记载于《山海经》中,他有三位妻子:羲和、常羲和娥皇。这三位妻子之中,尤以前两位更加伟大: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山海经·大荒西经》)。这两位了不起的女神生下了十日与十二月,从表象意义上讲,帝俊及其妻子们便是日月之父母,也是上古的日月之神,从神话的深层意义上看,两位女性繁衍了帝俊部族中一个崇拜太阳,一个崇拜月亮的两大氏族集团。
再查史书上对少典父母及妻子的记载。《帝王世纪》和《国语.晋语》中记载少典:是伏羲与女娲之子。配女登(又名任姒),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史记集解》谯周:“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国语·晋语·四》、《世本》记载“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祖母华胥
再查史书上对太昊伏羲父母及妻子的记载。《帝王世纪》和《国语.晋语》中记载母华胥氏,妻子的记载是娶少典氏,又记载与女娲氏兄妹为婚,制嫁娶。考证至此及对比,史书上对帝俊父母虽无记载但对妻子的记载很具体,他与少典和伏羲所娶的妻子没有任何交叉点,不相同所娶的也更本不是同一人。可以下结论帝俊绝对不是少典或伏羲。
江苏江阴潘明山收集整理分析
作者简介:潘明山,江苏省江阴市澄江街道人,普通职工,业余爱好文学艺术。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暨阳人家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