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刻字占卜的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石国才老师的《拯救麻雀的姑娘》、郭传超老师的《长夜春时》、邵建华老师的《春天的码头》、王桦老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重磅消息:丛书号出版,价格非常优惠,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安阳市殷墟小屯村出土的用来占卜刻字甲骨近百年来,闻名遐迩无人不知,小屯村出土的甲骨都是殷商贵族通过刻字占卜方式与神灵勾通交流并乞求上苍保佑的产物,上面记录了商代政商经济和民生的众多信息,

甲骨文占卜的方法是将处理后的龟甲或兽骨,在背面加以钻洞到即将穿透又尚未穿透的程度,再用火烘灼,龟甲的正面就会在钻洞的四周围出现裂纹,这些纹路称为“兆”。负责观察纹路的人,也就是负责占卜的人,叫做“卜官”,在判断吉凶之后,才将卜问的内容书写、刻画在甲骨上。甲骨文是记录占卜过程和结果的文字,不是占卜的工具。哪么用甲骨来占卜和刻字到底始于何时?今天已经无法判断了中国近年来考古发现甲骨占卜远早于商代的许多线索。

196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大同盆地西南朔州黑驼山东麓峪河与小泉沟汇流处的峙峪村一个孤立的岛状沙丘中,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遗址,经C14测定为28945±1370年和28135±1330年,即上下30315年到26805年;距今中间数约28000年,大概数约3万年。峙峪遗址不仅出土有惊世骇俗的马骨契刻文字,贾湖遗址甲骨文,新石器时代中期裴李岗文化。龟腹甲。长16.2厘米,前宽8.4厘米,后宽9.95厘米,重79.50克。1987年5月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贾湖遗址第Ⅱ期的绝对年代为前6600-前6200年。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长江下游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的远古文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浙江余杭县良渚镇等地发现多处遗址,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属于新石器时代,前3300年到前2300年。出土契刻有类甲骨文。2019年7月6日中国良渚文化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而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5000年前,绵延时间长达3000年,地域从内蒙古东南赤峰市到辽宁省西部朝阳市再到河北省北部,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片圣地。并刻有类甲骨文,更宝贵。

 

 

红山文化的甲骨片上面的文字韵味与殷商甲骨文字略有不同,好像更显得符号画性质的因素,完全石化了就是一块石头物质只是形状和纹理还呈现出骨头的样子!并且残骨背后有占卜时钻眼烧黑的残存痕迹,证明了古人用甲骨来占卜向上苍祈祷的形式和制度并不是在商代才开始的,早在四五千年之前的史前文明时期就存在这种神教和政治合一的制度和礼仪了!

研究整理江苏江阴市澄江街道潘明山

作者简介:潘明山,江苏省江阴市澄江街道人,普通职工,业余爱好文学艺术。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暨阳人家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