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刺史王兴孙
- ◆热烈庆祝梁慧老师的《诗海拾趣》、语泉老师的《紫巷》、张贤春老师的《鸡往后刨》、贾光华老师的《轻轻走过》、张青山老师的《西边太阳东边月》、汪家弘老师的《徽州魂之忠烈有道》、两木金老师的《遥望故乡月》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征稿‖2023•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开始征稿,欢迎签约作家和文学会员参赛!
- ◆申请成为签约作家或文学会员,请添加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请添加微信:2416378191
- 新闻‖青年作家网策划出版的系列图书成功亮相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
忠州刺史王兴孙
(下)
胡宗杰
三
犍为县与荣德县相连。骑马一天便能赶到。上任之前,他先回老家为祖父王梦易,父亲王序,伯父王庠扫墓。在父亲修建的横溪阁上流连忘返。在父亲和伯父刻苦攻读过的讲教洞内感慨万千。一晃离家就是十多年了!想到和父亲及两个哥哥王卿孙,王庆孙一起在京城,在京兆府(西安)生活的日子,恍如昨日。现在他们都已作古。世事难料,人生苦短,自己还将在官场上劳苦奔波。正如黄庭坚在《松风阁》诗帖中云:“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常周旋。”但政务缠身,身不由己。数日之后,他带着随从骑马走正紫,走新桥,走金花,赶到犍为去上任。
犍为县城坐落在岷江边,也是从秦汉时开始设立的千年古县。上任之初,首先是熟悉了解当地的人文掌故,风土人情,士民生活,经济发展等情况。
第二天,他就让县丞卢生民,学政秦子军等一干官员,带他去视察文庙生员的学习情况。来到文庙“万仞宫墙”的照壁前,红墙之上的四个大字,每个字都有一人高左右,五六尺见方。端庄秀丽,大气磅礴,令人震撼!
照壁东边的门叫‘贤关’,西边的叫‘圣域’。他们从贤关门进去。一座四柱三门的牌坊‘灵星门’矗立在眼前。柱顶龙盘狮踞,底下石鼓上麒麟伏卧。传说中孔子出生时,“有麟吐玉书”,因此文庙中雕有麒麟。石坊两边的上头,刻有“道冠古今”“德宏天地”“金声玉振”“江汉秋阳”的四字匾额。步入灵星门,为半月形泮池。石栏围护,栏顶有寿桃、笑佛等等。泮池西边为碑林。开头的四块石碑阴刻着“忠孝廉洁”四个行书大字,每个字也有四五尺见方,很有功底。另外的一些石碑上刻有一些官绅名流的诗词书法,很有大家风范。紧接着是大成门。飞檐翘角的三重屋檐上,宝顶高耸,鱼龙蜿蜒,铁链锁兽。盘龙丹陛两旁是三梯九级,门前左右联曰:
先知先觉为万古伦常立机;
至哉至圣为两间功化同流。
对联称赞孔子,为万古伦理纲常立下了规范,教化后辈晚生立德修身,源远流长。过得大成门,是一个大院。东西庑长廊各立16根红色圆柱。庑廊内供奉着配享孔子的72位先贤彩色塑像。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里将他七十二位贤弟子,一一地彩塑出来。塑像大概有一人半高,他们有的拿着宝剑,有的拄着拐杖、有的侧头望天,有的注目凝神,有的拱手施礼,有的微笑询问,有的仔细倾听,有的正视观察,有的拈须思索,有的抚卷阅读,形态不一,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些配享的先贤,跨越了时间空间。他们的道德文章,立身处世,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历史长河中如星星般熠熠生辉,影响中国和世界几千年。
大成殿中,端坐着孔子,头戴冕旒,身着黄袍,双手执笏。俨然玉皇大帝的装束。下面供奉着三牲,两边金色麒麟相对。站立在孔子两侧的是孔子杰出的四大弟子,颜回、曾参、孔汲和孟子。再两边是陪祭孔子的十二哲人:闵损、冉雍、端木赐、仲由、卜商、有著、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颛孙师。都是孔门弟子,位列第二等级配祭,地位殊高。
大成殿后启圣宫,主祀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纥勇武有力,在齐国入侵鲁国时,立下战功,被封为陬邑大夫,宋真宗时进封为启圣王。配享孔子五代祖先。
王兴孙和众官员,在孔子像前三拜九叩,虔诚行礼。然后召集众生员,勉励他们发奋攻读,将来为朝廷效力,为百姓造福,为家族和地方增光。
第二天,他们又乘船到了岷江边的王氏书屋。秦子军学政赶忙向王大人介绍:
“王大人,王氏书屋是犍为秀才王齐万、王文浩兄弟两的藏书楼。苏东坡被贬黄州之后和两弟兄交往深厚。尽管苏东坡游览王氏书屋时,王家兄弟已将万卷藏书装入船中,运往武昌。东坡第一次游览时,也是感概良多。有诗为证:
树林幽翠满山谷,楼观突兀起江滨。
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
江边日出红雾散,绮窗画阁青氛氲。
山猿悲啸谷泉响,野鸟嘐戛岩花春。
借问主人今何在,被甲远戍长苦辛。
先登搏战事斩级,区区何者为三坟。
书生古亦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
古人不见悲世俗,回首苍山空白云。”
“不错,这王齐万王文浩是我们的本家,这东坡老还和我家是亲戚。看来今天还真是不虚此行啊!”
他们来到子云山脚,经笔陡的高石梯攀登上到悬崖绝壁间高达三层的子云亭。身后,88座大小山峰上,两三人合抱的古木森森,百鸟齐鸣;脚下,浩浩岷江,滚滚东去。江上,风帆点点,鸥鹭翔飞;孝姑古镇尽收眼底。江风吹拂,神清气爽;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卢生民又向王兴孙介绍道:
“王大人,这子云山子云亭是汉代大辞赋家扬雄隐居读书处。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的名句,更是名扬天下。”
“听说北宋时邵雍之子邵伯温也曾选此山为定居之地!”
“王大人果然见多识广,他大概也是慕杨雄之名,来这里著书立说的。山上悬崖边还有杨雄的洗墨池,洗脚池等遗迹。据说杨雄离开时还将自己的墨砚留在了山上。人称子云砚。当时就有许多人上山寻找,但杳无踪迹。”
游罢归来,署理县上政务。犍为也和荣县一样属于丘陵地区。大米,茶叶,生姜,烟草种植,煤炭,楠木,白果等产量较大。由于有岷江水运,水上交通,可直达南宋都城杭州。王兴孙由于当过四川都大提举茶马司,早就在荣县、犍为等地设有茶行、烟叶等收购部门。现在他把四周的大米,茶叶,烟叶,煤炭,竹木等集中起来,销往京城及全国各地,支援南宋王朝的抗金斗争。为朝廷的经济物资供应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南宋王朝定都杭州后大兴土木,犍为的楠木为皇宫的修建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三年期满,考绩优秀。朝廷升任他为忠州刺史,立即赴任。
四
忠州,古称临江,领丰都(南宾)、垫江(桂溪)、梁山(南浦)三县。忠州为巴楚交界地,是进出巴蜀的必经通道。王兴孙不敢怠慢,立即乘船顺流东下。年过花甲,远离乡梓先人坟墓,何时归来,不得而知,有些伤感。但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只好带着自己家人,奔赴千里上任去。
来到忠州,少不了下级官员给他接风洗尘,汇报情况。几天后又带着他熟悉地方掌故,先贤遗迹。一天,他们来到巴蔓子将军,严颜将军墓前祭拜。
“王大人,忠州之名就是来源于两位将军事迹。巴蔓子将军是春秋战国时巴国镇守这里的将军。秦军攻占蜀国后,进而进攻巴国。巴蔓子奉命向楚国求救。楚王告诉巴蔓子,发兵可以,但打败秦军之后,巴国要割三座城池作补偿。你必须拿你的脑袋作担保!巴蔓子满口答应。楚国立即发兵。秦军败退后,楚国派使者索要三座城池。巴蔓子告诉使者说,巴国的老百姓不愿让祖宗的土地变成异国的疆域。楚王要我的脑袋作担保,你就把我的脑袋送给楚王吧!说罢,拔剑自刎而亡。使者无奈,只好将巴蔓子的脑袋带回去复命。楚王深深感叹,我宁愿要像巴蔓子将军这样的人才,也不愿要那三座城池。于是将巴蔓子的头以大夫之礼予以厚葬。我们这里埋的是巴将军的身子。”
担任别驾官职的史新民忙着向王大人介绍。
“严颜将军的故事流传广远,说是荆州的刘备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派张飞带兵从陆路进入四川。刘备诸葛亮和赵云等带兵从水路进发。先到成都者为胜!严颜将军不幸中了张飞之计被俘到军前。左右的人要严将军下跪。严将军大声骂道: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他声称的断头将军就是指的巴蔓子将军。张飞赶快离开座位,亲自解开严将军手上的绳索。向严将军赔礼道歉。后来严将军顺应时势,归降刘备。沿途各州县,严将军一声令下,全都开门迎降。张飞反而先到获胜。诸葛亮得知张飞义释严颜,运用计谋之后,不禁大加赞赏!这大概也是‘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典故的一个方面吧!”
王兴孙也接着史新民的话,谈古说今。
“王大人不愧是博古通今,学识渊博。这些故事后人如果写成书籍,戏剧,那才会流传广远,人人皆知。”
主簿燕时归也不忘吹捧赞叹一番。接着他又继续说道:
“这里还有唐代宰相陆挚墓。陆挚遭奸人陷害,贬官降职到忠州当别驾,恰好他当宰相时被他贬官为忠州刺史的李吉甫,成了他的顶头上司。李吉甫没有冤冤相报,始终以宰相之礼对待他。后来他们成了好朋友。这在几千年官场争斗中是十分罕见的。唐顺宗即位,下诏调陆挚回京。诏书还没有送到,他就死了!后来追赠他为兵部尚书。谥号为‘宣’,人称陆宣公。他的墓也埋葬在这里。”
“是啊,陆宣公的《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写得何等之好啊!‘臣闻作法于凉,其弊犹贪,作法于贪,弊将安救。示人以义,其患犹私,示人以私,患必难弥。故圣人之立教也,贱货而尊让,远利而尚廉。天子不问有无,诸侯不言多少。百乘之室,不畜聚敛之臣。夫岂能忘其欲贿之心哉?诚惧贿之生人心而开祸端,伤风教而乱邦家耳。是以务鸠敛而厚其帑椟之积者,匹夫之富也。务散发而收其兆庶之心者,天子之富也……。’”
“王大人,好记性,我们虽然读过,但是记不住。还有好些地方不太明白文章的意思。”
“史大人,谬奖了。这些还是小时候读书的童子功。父亲大人严厉教育的结果。文章意思是说,臣听说过:‘以薄收赋税为出发点来制定法令,它的弊端仍然免不了贪腐的产生;如果以贪腐为出发点来制定法令,那种弊端就更加无法救治了。用道义来教导人们,尚且会产生自私自利的祸患,要是用自私自利来引导人们,那么,灾患必定难以制止。所以,圣人所提出的行为规范是:不重财富而崇尚谦让,远弃私利而推重廉洁。天子不应计较个人的财富是有是无,诸侯也不应计较个人的财富是多是少。大夫之家,不豢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他们难道都能忘掉追求财富之心了吗?实在是害怕财富让人们产生贪婪之心,破坏了风俗教化,因而开启祸端,搞乱国家啊!因此,致力于追求财富以增加自己口袋积蓄的,是普通人的富;致力于散发财物以获得人民拥护的做法,是天子的富。陆宣公这种观点不单是适用于天子,国家,也适用于州县各地的地方官和个人。”
“道理上说起来是这个道理,现实中做起来有好多也不好办。地方赋税,朝廷下达有指标,必须完成。官府里的办事人员要养,地方上的基础设施要建,哪儿都要钱啊,不在老百姓头上摊派,又在那里去找啊?”
主簿燕时归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轻刑薄赋,裁剪冗员,发展经济,藏富于民。对一些外表风光而实际作用不大的劳民伤财的工程,坚决不能兴建。”
王兴孙上任之时,大家还望着他能把刺史衙门修一修,现在听了他这番话之后,大家绝口不提这件事了。
“忠州是地处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城,历来是朝廷贬谪官员的处所。不单是宰相陆挚贬官降职到这里,大诗人白居易也曾在这里当过两年的忠州刺史,写了120首诗,10篇散文流传于世。”
史新民别驾继续介绍忠州的人文典故,风土人情。
“是啊!白乐天刚到忠州时写的《初到忠州赠李六》一诗也写出来江边山城的特点:
好在天涯李使君,江头相见日黄昏。
吏人生梗都如鹿,市井疏芜只抵村。
一只兰船当驿路,百层石磴上州门。
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一只船儿当作驿路,一坐就是好几天,一下船来,噔噔噔上百的石梯才能上到州门,到处都是坡坡坎坎,皇上赏赐给刺史可以乘坐五马朱轮的待遇也享受不了啰!”
“王大人真是知识渊博,过目不忘。你们家的亲戚苏东坡大人写的忠州诗:
山头孤石远亭亭,江转船回石似屏。
可怜千古长如昨,船去船来自不停。
浩浩长江赴沧海,纷纷过客似浮萍。
谁能坐待山月出,照见寒影高伶俜。
这也写出了忠州一带的长江景色,也是我们十分喜爱的。”
主簿燕时归也在王大人面前卖弄一番,博取好感。
“其实,我更喜欢白乐天在忠州写的《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来之时,我就在考虑,发展忠州经济,广泛栽种荔枝,培育优良品种,利用长江水运,销往京城各地。老实说,我长到二三十岁时,都还没有见过荔枝的影子,品尝过荔枝的美味。发展好了,不是一样可以增加官府收入,减轻百姓负担。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王大人这个主意不错,只是荔枝不易保鲜,白居易大人都说,‘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史新民别驾提出了异议。
“白大人那个说法,不无夸张之处。用船舱深窖冷藏,十天半月后的荔枝,我都吃过,一样的好吃。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
“我们知道,王大人在担任四川都大提举茶马司的任上,在担任犍为知县任上,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所作为,我们忠州地方的官绅百姓也盼着王大人,大展拳脚,造福乡民哩!”
“燕大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大家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就能办好许多原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况且我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还要靠你们这些青年后生大展宏图啊!现在朝廷正是多事之秋,金兵连年南侵,北方遗民盼望南师望眼欲穿,我们都要多多努力啊!”
“王大人说到北方遗民盼望南师,又使人想起陈亮陈同甫的《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不见南师久,漫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抗击金兵,收复失地,如果人人都有陈同甫的精神志向,何愁国家不能振兴!但朝廷以秦桧为首的重臣们都主张议和,主战的岳飞等人都只能含冤被杀。陈亮也被迫害得无容身之地。我们这些边远小臣更是无能为力的了!”
史新民也发出了自己深深的感慨。
“历史是公正的,孝宗皇帝即位,立即为岳飞昭雪冤屈。秦桧虽然在位时声威赫赫,下台后难免遭人唾骂。所谓政声人去后,我们还是努力办好自己的政务,为地方百姓,为朝廷多做一点儿贡献吧!”
几天之后,王兴孙接到丰都县虎威镇大溪村村民鲁福寿,鸣羊村村民方江平,回龙村村民凡才高等人的申诉:他们镇红衣教主向天高,向村民收取火神祭祀费。他们当年没钱交纳,他们家的房子在一夜之间,就被莫名其妙的大火烧光了!鲁福寿的瞎眼母亲,来不及逃离,被活活烧死在熊熊大火之中。他们听人说,有人看见深夜时有红衣人放火。他们上诉到县衙门,知县秦政清老爷说他们空口无凭,查无实据,不了了之。因此上诉到州里,请王老爷为小民百姓做主。
王兴孙让三个村民先回去,告诉他们,州里会调查处理,给你们一个交待。第二天,他将州里的公务交给史新民别驾处理。他和燕时归主簿带着三个衙役,骑马微服来到丰都。他们没有惊动秦政清知县,而是去被烧掉房子的虎威镇微服私访。他们来到大溪村,将马交给三个衙役,放牧在树林里的草地上,他和燕时归主簿一道,步行来到鲁福寿被烧毁的家的废墟处。不远处有一老头正在一块玉米地里松地除草。王兴孙来到跟前招呼他道:
“老哥,你这块包谷还长得好啊!”
“好什么啊,干到了,十几天不下雨,我这块地的土质厚一些,加上浇灌了两次,才比其他地里稍微好一点。”
“老哥贵姓啊?”
“免贵姓汪。”
“汪大哥,前面那家人的房子怎么遭大火啦?”
“你是说鲁福寿家啊!他不交火神祭祀费,得罪了火神菩萨,才会引来了灾祸。”
“你们的火神祭祀费每家人收多少呢,收了好多年了吧?”
“每家每年收100文铜钱,恐怕有十几年了吧,年年都有一些交不起钱的人,房子会突降天火,烧得过精光!当天晚上,听见呼叫声,四邻八方的人都提起桶盆跑来了。但他的是茅草屋,跑来也只能远远地眼睁睁看着房子被烧光!十几丈远也近不了身,火焰烤得人受不了。可怜他瞎眼的老母亲,被大火活活烧死了!”
“会不会是有人故意放火呢?”
“你们两是外乡的吧,这可不敢乱说,我们的房子还得靠火神菩萨保佑呢!”
“你们大家都心甘情愿的交那100文的火神保护费吗,万一哪一年你们也没钱交了,灾祸不会降临到你们头上吗?”
“家家都是不得已,哪个会心甘情愿啊!你们是外乡人,告诉你们也无妨。其实,鲁福寿家着火那天晚上,我正好在我屋外阶檐下的粪坑边拉屎。火光着起来后,我看见两个红衣人从他家坝子边跑开。还是我首先扯开喉咙喊叫起来:抢火啊!抢火啊!鲁福寿家着火啰!”
“鲁福寿不是告到县上去了吗,县上不理睬啊?”
“县上派了两个衙役来看了看,说是查无实据,最后不了了之,没了下文。我可什么都没对你们说啊,我家的房子还要免遭天火。我现在每天晚上都要起来围着房子转两圈,一听见狗叫,就要赶紧起来。”
“汪大哥,你这样天天晚上提心吊胆也不是办法,还是要把那个会放天火的火神治住了,才安宁得起来!”
“真要是那样的话,那真是老百姓的救命王菩萨啊!可是,管得住火神的,就只有天上的玉皇大帝了!”
“真火神谁也没见过,假火神,只要肯管,还是管得住的。”
告别了汪老汉,他们又到鸣羊村村民方江平,回龙村村民凡寿高两家废墟地去调查询问了一番。当天晚上,他们在丰都县城里的一家旅馆里住下。第二天,早饭后就来到了丰都县县衙。知县秦政清听见通报,忙出衙迎接。
“不知王大人驾到,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秦大人名如其人,政治清明,治理有方,是百姓的造化。”
进入大堂,待王大人上坐,秦政清率左右的大小官员,跪拜行礼毕,起来对王大人说道:
“王大人,小人哪当得起什么政治清明,治理有方啊,还望大人多多教诲!”
“久闻丰都鬼城的奈河桥、无常殿、鬼门关、黄泉路、望乡台等塑像,阴森恐怖,栩栩如生。那时都想来看看。”
“王大人大驾光临小县,小县不胜荣幸。待卑职给你接风洗尘之后,卑职自当带大人去游览一番。”
“秦大人,那些泥塑木雕的阴间小鬼,只能使人心生敬畏;如是世间有人故意装神弄鬼,祸害百姓,造成灾难,那倒是有些使人害怕了!”
“王大人训示的是,但卑职不太清楚,望大人明示。”
“威虎镇大溪村村民鲁福寿,鸣羊村村民方江平,回龙村村民凡寿高三家人的房子被烧,你该是明白的吧!你是如何处置的啊?”
“卑职曾派人下去现场查看,没有发现什么蛛丝马迹。”
“鲁福寿的母亲被活活烧死,火是从里边燃起的还是从外边燃起的,怎会没有蛛丝马迹?鲁福寿对门山的汪老头,当天晚上,亲眼看见两个红衣人,从鲁福寿起火的屋子边逃走,这不是蛛丝马迹?那红衣教主向天高,年年向村民收取火神祭祀费,每家100文铜钱,那些遭大火的人家都是没钱交祭祀费的,这不是明摆着的蛛丝马迹吗?秦大人,这些你下去调查过没有?”
“王大人教训的是,王大人教训的是,我立即派人捉拿向天高及其主要弟子,严加审讯,将他们绳之以法,赔偿遭受了火灾村民们的所有损失!所,所有孙损失!”
“光这还不够,地方上各级主管官员,眼皮子底下发生的事情,十几年了,无人过问,这不是怪事吗?凡是和向天高有关联的人,或得了他好处的人,一律严加惩处,绝不姑息,还老百姓一个公道!还有,这里的荔枝,柑橘,茶叶,大米等农产品,卖不出去,县上,州里都要组织收购起来,利用长江水运,卖到京城去,卖到沿江各个大城市去,尽量帮老百姓排忧解难,增加收入。”
“卑职一定照办,卑职一定照办!”
秦政清磕头如捣蒜,头上黄豆大的汗直冒,说话也有些结结巴巴的了。
“秦大人办差去吧,几家房子被烧的人还等着救济呢!你也用不着接什么风洗什么尘了,我们去街上吃点儿便饭,然后去鬼城看看,下午,回去了。”
“王大人这样轻装简从,更使卑职无地自容了。是卑职没有把差事办好,使大人鞍马劳顿。待卑职办完差事之后,一定到州里领罪!一定到州里领罪!”
王兴孙带着随从告辞县衙出来,在街上吃了点便饭。接着去丰都鬼城游览了一番。下午,骑马赶回了忠州。
后来,向天高及其三个干将弟子被砍头,知县及其下属的主管官员被革职。丰都县再也没有那种莫名其妙的火灾发生了。
过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到垫江县,到梁山县,去巡视督导,去组织收购荔枝,柑橘,茶叶,大米等农副产品,销往重庆、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地。不幸的是在一次奔走途中,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突遭大雨,淋成了落汤鸡,患了重感冒,转成急性肺炎。加上年事已高,结果逝世在忠州任上。享年69岁。他有6个儿子,5个孙子,都曾担任好些地方的各级官吏,都有一定的能力和功绩。也在老家荣德县做了不少的好事,善事。
两年之后,王兴孙的棺木,由水路运回老家荣德县安葬,魂归故里,和祖父父亲们团聚。王家祖孙几代,成了故乡的骄傲,成了乡梓后生们崇拜学习的榜样。遗憾的是,现在除了他祖父王梦易的一块孤零零的,字迹斑驳的石碑,立在荣县大佛寺里外,其它王廱王庠王序王兴孙等人的坟墓墓碑,一点儿影子也找不到了。就是他父辈读书发迹的讲教洞里的历代名人石刻诗文,也在文革中被人一锤一钻地敲掉了!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胡宗杰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