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州刺史王兴孙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石国才老师的《拯救麻雀的姑娘》、郭传超老师的《长夜春时》、邵建华老师的《春天的码头》、王桦老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重磅消息:丛书号出版,价格非常优惠,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忠州刺史王兴孙
(上)
胡宗杰
1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30),担任过徽猷阁直学士,京兆府路安抚使兼京兆府, 银青光禄大夫,文安郡开国侯,等高官的王兴孙的父亲王序,被罢官回到老家荣德县(今四川荣县)。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大儿子王卿孙在担任宣义郎的职务上不幸去世;二儿子王庆孙,在担任右从事郎,阆中知録事的职位上又染病身亡!两个儿子都没有留下孙子孙女。这给王序的打击之大是无可名状的。
建炎四年,担任某州税务官的三儿子王兴孙上书朝廷,请求调回老家荣德县任职,以便照顾年迈的父亲。建炎五年,朝廷准了王兴孙的奏章,任命王兴孙担任荣德县税务官。
上任不久,一天发现下属收税的三个官差在殴打一个卖茶叶的老头。老头躺在地上抱着一个装了五六斤茶叶的口袋,任凭三个官差拳打脚踢,拖拽拉扯,就是死死地抱住茶叶口袋不放。王兴孙大声责问道:
“怎么回事啊?”
“王大人,这个卖茶叶的村民抗拒交税,推倒我们,撒腿就跑,我们得教训教训他,使他以后长点儿见识,吸取教训。知道抗税的下场!”
“你叫什么名字啊?”
王兴孙调头问地下的村民。村民趁机翻转身来趴在地上给王兴孙不停地磕头,回答道:
“王大人,王大人,小民叫李子富,城北斑鸠村人。今天将自己栽种制作的春茶拿进城来卖。还没有开张,身上一个铜钱也没有,这几位官差大人就要来收税,要我交5文铜钱。我没钱交,他们就要没收我的茶叶。我只能推开他们逃跑了!”
“啊,你这袋茶叶能卖多少钱呢?”
“王大人,这就难说了。有时守了半天,一两也卖不出去。如果运气好的话,最多只能卖50文铜钱!好些年茶叶滥市,卖不脱,喝不了,只能放在家里生霉烂掉,一文钱也不值哩!”
“那好,你今天的茶叶我买了,我给你60文。多出的10文算是他们打你给你的补偿吧!税钱也不收你的了!如果以后官府能出面把你们的茶叶收起来,销往外州府县就好了,那就不会有卖不脱,放家里生霉烂掉的事了!”
“王大人,多出的钱,小民断断不敢要。你能将小民的茶叶一并买去,就是小民的造化。也免去了小民出去蹲守半天,分斤拆两的辛劳。不收税钱就算是给了小民的补偿了吧!真能像大人所说,由官府收购的话,那真是小民百姓们的造化,你真是小民百姓的救命王菩萨啊,救命王菩萨啊!”
李子富磕头如捣蒜。王兴孙赶忙将他扶起。
“老人家快快起来,你那么大的年纪了,身子经不起折腾,还是拿了钱,快快回去吧!”
随即,命令下属将60文铜钱强行装入李子富腰间的褡裢里。待李子富千恩万谢地离开之后,王兴孙告诫收税的下属官差们道:
“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切不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经常说羊毛出在羊身上,你首先得保证羊儿的正常生长,让他们不断地长出羊毛来啊!羊儿都活不下去了,不长羊毛了,你还剪什么羊毛收什么税呢?杜子美说‘不为贫困宁有此,只为恐惧转须亲。’以后收税,可放到巳时后,午时前,别人还没有开张,拿什么钱来交税啊?税收标准,还是以那些生意好的店铺、商家,特别是那些大商家,大富人,让他们多出一些。这些卖一点儿农产品的村民,尽量少收或不收!更不容许胡乱抓人打人!以后再出现这种情况,甚至胡作非为的,我可是严惩不贷啊!”
王大人的话对这些普通官差而言,那还是如同圣旨一般有相当的权威性的。他父亲王序那可是朝廷的一二品大臣,虽说现今不干了,回乡了,但虎死不倒威,朝中的亲朋故旧,枝枝叶叶相连,就是县上州上那些官儿们,对他们家也是客客气气的,礼敬三分,何况这些几乎没出过县门的普通差役呢!事后,这袋茶叶当然不能让王大人破费买了。差役们自己凑了60文铜钱买来自己喝了。所以,自从王兴孙上任以来,街上那些欺行霸市,鱼肉乡民的事几乎没有发生过了。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
绍兴六年(1136),64岁的王序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王兴孙回家守丧,集聚整个家族的亲朋好友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地方官员也到场祭奠。浩大的场面倒也无限风光,让四周的老百姓,也大开了眼界。老一些的人说,丝毫不亚于他父亲王梦易的葬礼。
三年守丧完毕,王兴孙被任命为四川都大提举茶马司。上任之后,王兴孙立即由官府出面,在路、州、府、县设立茶行,将茶农们生产的茶叶收购起来,进行加工窨制。然后经川陕路他祖父王梦易设置的茶马驿站,源源不断地销往北方各地。甚至经唐代开通的丝绸之路销往欧洲各地。此举不单是为地方增加了财源,也为茶农们增加了收入。三年期任满之后,任命他为汉州绵竹县丞。
2
县承即为县令的助手,相当于当今的副县长之职。上任不久,县令就派他去处理燕子岩村,马姓和徐姓两个家族争水械斗的纷争。他带领两个随从,骑马走了大半天才赶到燕子岩村。这里已进入川北山区,山高林密,地广人稀,民风彪悍。燕子岩村坐落在一个山湾里。几十亩田地分别为马姓和徐姓两个家族耕种。他先找了两个家族的族长马天富和徐寿高。充分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原来,山湾里的几十亩田地全靠山上的一股山泉自流灌溉。风调雨顺的时候,大家还相安无事。但今年天干,泉水少了不止一半。于是就发生了争水斗殴的事了。
两个家族田挨田,土挨土。平时也经常为一些放水漏水的问题起纠纷。族中,马军能和徐家秀两家的矛盾就很有代表性。马军能的凹田和徐家秀的大方田挨在一起。凹田地势稍高一些。秧子栽好后,双方的稻田里都急需水源灌溉。有几次,马军能发现他头天灌满的水,第二天便不翼而飞,漏得过干干净净。他开始认为是黄鳝打洞。他先检查水田的缺口,没有发现漏水,被挖的痕迹。他沿着田干反复观察,也没有发现黄鳝打洞的漏水的迹象。再说黄鳝打一两个洞,也不至于把一块两三亩的田水在一夜之间漏干啊!他认定是徐家秀在捣鬼。他不动声色,暗中守候。
几天之后的一天夜里,他发现徐家秀拿了一根芊担出门。这种芊担是南方人挑柴草用的一种工具,一般用茶杯大小的杉木或一种叫硬筒黄的竹子做成。有七八尺长,两头削尖。徐家秀走到他的凹田中间下到田里,用芊担在他的田干底部,凿了两三个茶杯大小的洞。马军能不禁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由于早有准备,出门就拿了一根扁担在手里。他快步走向前去,一扁担向徐家秀的腰部横扫过去。同时大声骂道:
“老子还以为是黄鳝打洞漏了的,搞了半天是你狗日的这条大黄鳝打的洞啊!”
这时的徐家秀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忙直起身来,快速向田中间走了两步,躲过了马军能的扁担。听见他的骂声,也不禁和他对骂起来:
“山上流下来的泉水是你们马家一族人的吗?你们的田在上边就可以随便放,我们在下边的田地就只能看着它干死吗?我们徐家给你们马家说了几箩筐好话,求你们放点儿水下来,放点儿水下来,你们拿屁股高蹱起,你们不放老子们只好自己放了!”
“你这是放吗?你这叫偷,叫抢!你跟老子过来,老子打死你个偷儿强盗,走遍天下就有理!”
“你下来啊,要打架老子们奉陪。反正这田里的秧子不是老子们的。”
“老子不给你说那么多,老子先把你的洞堵住再说。你再敢来凿老子们的田坎,老子们不打断你的狗腿!”
徐家秀自知理屈,趁张军能堵塞漏洞之机悄悄溜掉了。
第二天,马军能刚准备去找族长马天富告状。就听说徐寿高正带领徐家的人在挖水渠放水。马族长正带领人去制止呢。他二话没说,赶忙拿根扁担前去帮忙。远远的,就听见几十个人的争吵打斗声。他跑上前去,正看见徐家秀在和一个叫马长河的村民扭打在一起。他上前去二话不说,对着徐家秀的屁股狠狠地抽了一扁担。哪知扭着的二人正好转了一个方向。扁担恰好打在了马长河的屁股上。马长河“哎哟”一声,飞起一脚,向马天富踢去!马天富迫不得已,只好丢开扁担,挥拳砸向徐家秀的脑袋。哪知扭在一起的二人偏来扭去,又砸在了马长河的头上。马长河不禁高声叫骂:
“好你个狗日的马天富,你究竟在帮哪一个?”
三个人扭打在一起。最后还是将徐家秀扳倒在地,打得过鼻青眼肿。恶斗之后,双方互有伤亡。两个族长也被打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
王兴孙了解了事情的全过程,并到实地亲自查看一番之后,召集双方代表,商量解决的办法。双方各自申述自己的理由,指责对方的不是。王兴孙待大家说得差不多时,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他说:
“乡亲们,马家和徐家生活在燕子岩村几十年了,今后还要继续生活下去。不可能哪一家把另一家赶走!这样的话,两个家族就要相互包容相互体谅。天干年辰,更要兼顾大家都能栽种,都能有饭吃。解决眼前的办法,我认为二一添作五。一三五七九,逢单的日子由马家放水,二四六八十,逢双的日子由徐家放水。我看了一下你们的地势,在山泉出口处修一道两丈来高的石堰,把平时不用的水堵起来,以后就不会因天干水源减小而不够用了。两个族长负责牵头,今年农闲时就可动工。我回去跟知县赵大人商量,争取拨三千贯铜钱补贴你们。不够的钱,由你们大家凑。这次打架受伤的人,各自医治。所花的费用,在以后的修建费中实事求是地报销。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的严惩不贷。”
王兴孙的讲话受到两家代表的热烈欢迎。当夜,两家争着宴请王大人及他的随从。第二天,两个家族几百人将王大人送出一里多路才回去。当年,县上的三千贯铜钱拨发到位,石堰修建动工。第二年洪水到来之前,一道小规模的堰坝落成。马徐两个家族再无争水抢水的纠纷。村民们无不感谢王大人的恩德。
回到县城不久,王兴孙就在陆师爷的陪同下,参观了绵竹年画的几家作坊。这天,他们来到一个叫吴正洪师傅的家族作坊。一大家子人正忙着刻制,印刷,上色,晾晒,包装等工序。
“吴师傅,你又在刻制什么新的年画哪?”
“陆师爷,大人,什么风把你们吹到我这里来了,快请坐,快请坐!”
“这位是我们县新来的王大人,今天特地到你们几家年画作坊来看看。”
“王大人,你能大驾光临小人的寒舍,真是蓬荜生辉,福星高照啊!”
“我看你们几家,印得最多的还是门神。贴门神可是从周代就开始时兴了。那时印的是两位神将,叫神荼,郁律哥儿俩。他们发现妖魔鬼怪,就用苇索捆起来,拿去喂老虎。保护老百姓的平安。到了唐代,又增加了秦琼,尉迟恭两位将军。”
“王大人博古通今,对年画门神的历史了如指掌。我们只是对制作工艺谙熟于胸。我们的年画制作讲究的是,一黑,二白,三金黄。五颜六色穿衣裳。你们看,我大儿子印制的就叫一黑,就是指黑色的线版;我二儿子印制的叫二白,指人物的手脸及靴底要留作白色;大儿媳妇印制的叫三金黄。指衣冠及道具印成橙黄色;我老婆及二儿媳妇印制的叫五颜六色穿衣裳。指用洋红、桃红、黄丹、佛青、品蓝、品绿等颜色分别印制。此外,还要用‘明展明挂’手法,借助同类色的深浅变化,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和装饰情趣。”
“啊!看来我们今天还学到了不少的年画印制知识了。你们的销售情况怎么样?”
“一般印好后,由一些商贩上门购买运到成都、重庆及各州县贩卖。销量不是好大,一般在过年前赶印一批。其余大部分时间还是种庄稼。不然无法过日子的。”
“如果你们的内容再增加一些,印制一些避邪迎祥、风俗习惯、戏曲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讽刺幽默、花鸟虫鱼等等。形式也要更加丰富多彩,印制成门画、斗方、横推、中堂、条屏、单条、再配以对联等等。由县上组织起来,销往京城及全国各地。你想,家家户户过年都要贴门神,贴对联,平时的堂屋里,书房里,也可以贴中堂,贴条屏,贴单条,贴对联。那个销量会有多大啊!”
“王大人,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办的话,我们的绵竹年画可要扬名天下了。我们也可以不再种庄稼,一心一意制作年画了。”
回到县上,王兴孙立即把自己的想法向县令赵先民汇报请示。赵先民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交给王兴孙全权负责。三年之后,绵竹年画作坊增加了十几倍。在京城及全国名声大震。也为地方财政和老百姓增加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正当他在绵竹干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不久,调他担任普州监税,又调为临卭县丞,任满之后,又回到四川都大提举茶马司的任上。处处考绩优秀,于是,任命他为嘉州犍为知县,真正当上了老百姓的父母官。不再担任副职,闲职了。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胡宗杰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