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血荐高速
- ◆热烈庆祝梁慧老师的《诗海拾趣》、语泉老师的《紫巷》、张贤春老师的《鸡往后刨》、贾光华老师的《轻轻走过》、张青山老师的《西边太阳东边月》、汪家弘老师的《徽州魂之忠烈有道》、两木金老师的《遥望故乡月》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征稿‖2023•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大赛开始征稿,欢迎签约作家和文学会员参赛!
- ◆申请成为签约作家或文学会员,请添加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请添加微信:2416378191
- 新闻‖青年作家网策划出版的系列图书成功亮相第35届北京图书订货会!
青春犹如冉冉升起的骄阳,虽韶华易逝,但青春奋斗者的赤诚之心不会随岁月的磨砺而被碾压得支离破碎,自小出生于红色家庭的我,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为祖国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二十岁那年,青涩的我步入了建筑行业,正式成为奋斗在生产一线的一名宣传员。
常言道,谁说女子不如男!工地上的生活基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目光所及,皆是清一色的男子汉。面对紧张的工期和繁重的任务,身为女同志的我只能勇往直前。
身为宣传员的我每天背着相机,起早贪黑在施工一线捕捉建筑的闪光点及建筑者辛劳的背影,用我的镜头定格住每个节点完成的关键时刻,以文字记录每栋大楼、每座桥梁、每条轨道建立建成的全过程,挖掘亮点、如何攻坚克难,那一道道戴着小黄帽的背影穿梭在钢筋混凝土间,一双双布满厚厚老茧的手,撑起了建筑行业的一片天。
在2016年8月,我又被安排到正习高速公路五六标项目部,担负起宣传的重担。犹记得当时正安到习水县还是一片万壑千岩的荒芜之地,其中包括多处海拔在1500米以上的地区和垂直高度超过100米的峡谷,沿线多是交通不便、发展滞后的偏远乡镇。
刚到正习时,见到如此艰苦的环境,仿佛有种与世隔绝的既视感,不免让我有些望而生畏。每当我想要退缩放弃时,回想起刘胡兰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死的精神,才激励着我迎难而上。
当我亲眼目睹这一座座崇山峻岭不禁犯了愁,要克服的困难比想象中的还要多,光是海拔的高度和山势的险峻,就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因项目施工作业都是在山上,复兴特大桥横跨羊磴河支流,而大里程引桥的施工点都处在悬崖峭壁,给将来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前期施工便道规划线路尤为重要,水坝塘镇地处贵州北部的山区,地形十分复杂,很不好走。
那时候我作为项目上的女生,每天起早贪黑经常戴着安全帽,背上相机,便跟随着同样背着仪器的项目测量人员、施工人员翻山越岭。“咔嚓咔嚓”用镜头记录下这片荒芜,想象着将来这里将会横卧着一条“巨龙”公路,而充满了无限憧憬。
当时正值烈日炎炎的酷暑季节,稍稍动一动便会出一身汗,我们登上山顶的那刻早已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皮肤也因为长期在强烈的紫外线暴晒下的缘故,变得黝黑、干裂、起皮,尤其是对女生而言,显得尤为残酷。
可我就始终认为,再好看的外表不过是一副皮囊罢了,主要是心灵美,由内而外的自信美才是最重要的。
经过一个月的赶工,复兴特大桥两个主墩基坑进入开挖阶段,我经常背着相机跟随着技术人员跟劳务队施工人员蹲守现场,用镜头记录下紧张有序的日常工作,每次的石方爆破钻眼,检查爆破完后局部位置危石排除,土石方的转运,每一项工序都要达到精益求精的程度,万不可有丁点差池,好似拿着放大镜走钢丝的人。
每逢此时,我都会深度挖掘亮点,着力宣传,也经常会因为寻找拍摄最好的角度,而一时间忘记自己身处于悬崖峭壁边缘,有次还因为过于专注而失足踏空,险些落崖,幸得被同事眼疾手快地抓住,那惊魂时刻至今刻骨铭心。
2018年底至2019年复兴特大桥主体进入连续刚构节段施工,那段时间为了宣传整个项目施工进度和过程,我几乎晒得黝黑,浑身一块好皮肤都没有,经常忘记自己是女生的身份,跟着男同事们爬高上低,为了取景拍摄生产一线工作者的辛勤模样,甚至跌落进乱石堆中,整个右腿被划了条血口子。
当时虽然害怕和恐惧犹如涛涛巨浪席卷而来,但我很快便冷静下来,将兜里剩余的半瓶水简单的冲洗了伤口,咬牙坚持拍摄完毕后,才一瘸一拐的前往山脚下的小诊所处理伤口,那醒目的疤痕好似勋章永久的陪伴着我了。
夜幕深沉,项目部的灯光逐一熄灭,唯独亮着我办公室的孤灯。
我白天跑现场挖掘亮点,晚上便安安静静的伏案书写,梳理手头的照片和素材,及时报送宣传稿,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加强新闻宣传等知识的学习,不断探索稿件的写作规律,提高稿件质量,努力总结经验、取长补短,探索深究,以提升自我的业务水平。
每当我面临困难瓶颈,迈不过去那道坎时,想起我们这代青年身上肩负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和期待,唯有尽情地发挥青春的力量、激发青春的潜能,承载着青春的梦想砥砺前行。
转眼到了2020年5月20日,在这历史性的一刻,项目部全体员工在520的表白日共同见证了以难度大、复杂程度高而著称的复兴特大桥全线合龙,也为2020年底通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天晚上,烟花绽放,打破了往日的寂静。
我作为建设正习高速公路的一份子,终于可以很自豪地说:中建人四海为家,一生以工地为家,在远居荒山僻林的正习高速五六标项目,经常偶遇林中毒蛇,听过山峦中的虎啸狼吟,夏日烤骄阳,冬天迎寒霜,但是我们中建人舍得付出心血!
岁月如梭,转眼喜迎中建四局成立60周年,回想四局这一路走来精诚奋进的峥嵘岁月和发展成就,身为四局职员的我无比自豪,为自己曾在正习高速公路的建设中摸打滚爬过而骄傲,也为正习高速公路赋诗赞颂。
正习春归赋·巨龙觉醒时
卯时·春意浓
风吹百花娇艳,掠过万壑千岩。
云雾缭绕之间,惊现巨龙盘旋。
万物长眠复苏,正习高速复工。
青山赋春意浓,建筑者其乐融。
巳时·巨龙耸
金色腰带蜿蜒,高速脊背绵延。
钢筋凝土奏乐,施工塔吊高旋。
工人身影绰绰,安全质量不落。
防范劳抓实处,巨龙勇往直前。
午时·人心融
食堂炊烟袅袅,锅碗热火朝天。
就餐相隔较远,自觉保证安全。
按时测量体温,口罩戴好勤换。
办公区域消毒,人心紧密相融。
戌时·建歌颂
入夜月色渐凉,建筑笙歌不断。
施工图纸徘徊,确保进度缩短。
持久挑灯夜战,施工现场非凡。
吃苦耐劳挥汗,精神值得称赞。
《珠三角文学》编辑部
常务主任编辑:赵美蓉
主任编辑助理:陶芃君
常务编辑:
诗歌——陶绍军、叶美果
散文——赵美蓉
小说——陶芃君、李楚明
发行员:
杨小韵、吴戈、李佳颖
更多编辑及发行员招募中......
投稿邮箱 | zsjwx888@163.com
图片文字版权 | 属原创作者
转载 | 请注明来源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陶然醉尔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贴近生活,文字功底扎实,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