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采风行——探访青年作家网采风创作基地徽州搁船尖风景区(文/俞旺忠)

  • ◆新书快讯:热烈庆祝石国才老师的《拯救麻雀的姑娘》、郭传超老师的《长夜春时》、邵建华老师的《春天的码头》、王桦老师的《来了就是深圳人》、李沛花老师的《迷城》、杨林水《桃溪浅处》、陈国林老师的《难忘的记忆》、韩湘生老师的《岁月的歌吟》、魏昌盛老师的《风景这边独好》等新书正式出版发行!
  • 重磅消息:丛书号出版,价格非常优惠,名额有限,欢迎报名!
  •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微信:511015075);◆咨询图书出版(微信:2416378191)

四月采风行

——探访青年作家网采风创作基地徽州搁船尖风景区

(文/俞旺忠)

最美四月天,采风好时节。四月的一天周末,天气依旧晴朗,不出去走走对不起这么好的天气,于是我们文友一行四人相约去市内歙县南乡片区采风,在往三阳金川的路上,因为疫情,大家都有久违的感觉,美好的心情从旅行出发,车内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车程约2小时,穿行郁达夫笔下“东方小瑞士”——安徽省歙县三阳古镇,来到了歙县高海拔的乡镇——金川乡,参观考察青年作家网作家采风创作基地——搁船尖风景区。景区地处北纬30°神秘地带,与浙江省临安、淳安两县交界,隶属天目山脉的余脉白际山脉。民间称为六甲岭上,有三十六道天门坎,当地人称石门。七巅十三峰,主峰搁船尖海拔1481米,相传搁船尖是远古时期洪水泛滥,玉帝的宝船在此山上停泊而得名的,又有人说,元末年间,朱元璋在搁船尖修建了浙西明教总舵,在此招兵买马,后来被一位仙姑点化,找到了打开搁船尖“十门九锁”宝藏的钥匙,取得了里面的财富,才最终君临天下,后来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有传言说他还下旨封山600年,留下了“十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这个千古之谜。又传搁船尖曾经是陈硕真、方腊、朱元璋明教农民起义的原浙西总坛圣地,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仅存的摩尼教(明教)总坛遗址,以船隐其教义而命名。

一路好心情,好景在一路,车行景换,车停景到。广场上“大光明顶搁船尖风景区全景导览图”映入眼帘,景区负责人不约而至,看到我们好客相迎,热情接待,亲自对景区进行全方位的介绍,认真详细地讲解已开放的精华景点,并叮嘱我们进入景区要注意安全。景区老总亲自讲解,大家有点受宠若惊,风景如梦如画,感觉如痴如醉,放佛身临其境,沁人心脾,旅行需要仪式感,让我们对景区风光怀有一份诗意,对景区老板怀有一份敬畏,对景区前景怀有一份祝福。

搁船尖是黑白徽州的神秘起源地,因“儒、释、道”三教合一而得名,位于黄山东北麓,是白际山脉最高峰,与清凉峰对峙如门,按《黄帝阴符经》和《黄石公素书》设置的六甲,其“五府六部”帝王建制是黑白徽州“一府六县”建制和徽州龙种文化的最早雏形。顶峰面积千余亩,华东唯一的高山草甸,古誉“邃、深、险、异”,专家称之为“地质变化、自然造化、黑白徽州的综合大观园”,经过近10年景区文化的挖掘和探索,搁船尖是世界唯一的明教浙西总舵遗址,系中国最神秘的高山喀斯特地貌。景区总经理胡根深介绍说。

上有搁船之尖,下有帝王之地;内有金尊金梁,外有十门九锁。景区内山峰奇险、石门奇深、瀑布奇秀、石像奇异、文化奇邃等神秘特色,吸引着大家迫不及待地进入景区参观,按导图指引,沿溪流而上,两山夹一坞,山门对立,两面山势陡峭,却绿意盎然。谷底河边茶园成片,茶棵地里村民采茶,溪流渐渐狭窄,河中的圆石半露半显,石斑鱼在清澈的流水中悠然自乐,映山红在陡峭的山峰站立着,红艳艳的,大方而朴实,热情而俏皮。流水层层叠叠,流水瀑布成群,我们偶驻足戏水,或停留拍照,行走石梯几上几下,攀登岩石惊险刺激,在愉悦中穿越了一至六道石门,晌午时分停驻在皂汰村休息片刻,随即进入古村探访。皂汰村海拔800米以上,建于唐朝以前,距今已近千年历史,传说是由于一棵皂荚树而得名。村庄背山望水,山上奇石林立,山下泉水潺潺,对面青山郁葱,村口古树成群,村落依山而建,建筑高低错落,房屋基础用石头,房子背后有山头,屋子门前有坟头,村内有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古民居、古桥、古树、古庙等古迹,由于地质灾害原因,整个村庄已经移民,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从那些残砖断瓦中,只能随风凭想古村曾有的华贵。皂汰,这个神秘的宗教村落,在华东绝无仅有,现却罕为人所知,因为神秘,所以好奇,我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被众多人知悉,前往探访。

令人心驰神往,久久陶醉其间。来到第八道门,基于行程安排,只好折路返回,沿途经过一条水渠,渠中流水潺潺,清碧见底。通过采茶的村民介绍,水渠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系皂汰村人为修建水电站,集全村之力沿着岩壁开凿而成。村民们为了心中的光明,战严寒,斗三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天天早出晚归,百余村民奋战在开山凿石的建设现场,历时6年从不言弃,于1976年冬天电站建成发电。

十门虽未跨完,但已心悦诚服。在搁船尖景区见证了一座山脉的雄壮,一个村落的坚守,一条红旗渠的传奇,一段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我们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好,为一代又一代皂汰人喝彩,为神秘的徽州村落文化感叹。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今天的我们更要呵护好这些大自然的馈赠,让自然遗产代代相传,让村落文化深入人心,让短暂的旅程化作记忆成为永恒,永续保存下来。

名冠江南第一山,乾坤故设石门关。美景多源于传说,只是那些如诗如画的活生生形状,让人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手笔。搁船尖景区呈现出了文化与自然彼此交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辉映,携自然共生,与时空对话。通过持续的开发建设和文化的深度挖掘,必将成为当下皖南最红火的旅游区,安徽最重要的探秘打卡点,华东最刺激的探险目的地。

六甲之神秘,引众人遐想,搁船之尖,大山之中,天外来客,绿水与青翠相迎,清风与净洁相伴,神秘与神奇相融,文友与朋友相聚,走一路,望一程,旅程中神奇故事藏于心中,神秘色彩难以释怀,大美金川,游意未尽,采风之行,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俞旺忠,男,全球华人家文化论坛委员会成员,青年作家网副主编兼黄山通联处主任,《清风文学》副主编,黄山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本文由 青年作家网 作者:编辑部 发表,其版权均为 作者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青年作家网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山水之恋

发表评论